粵劇昆曲中國茶活字印刷 43項“人類非遺”出自中國
2022-12-21 20:23 來源:南都 責編:覃子喻
- 摘要:
- 中國制造的43項“人類非遺”究竟有哪些?
10 中國書法(列入年份2009年)
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與演變而發展,歷經3000多年,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
11 中國剪紙(列入年份2009年)
中國剪紙分為單色剪紙、彩色剪紙、立體剪紙三個種類,每個大種類之下還有多種小分類,形態豐富,具有極強的裝飾性。
12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列入年份2009年)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制為尺度設計和加工生產手段的建筑營造技術體系。
13 南京云錦織造技藝(列入年份2009年)
南京云錦織造技藝將“通經斷緯”等核心技術運用在構造復雜的大型織機上,上下兩人手工操作,用蠶絲線、黃金線和孔雀羽線等材料織出華貴織物,如龍袍。
14 端午節(列入年份2009年)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起源有許多傳說,如紀念屈原投江、始于五月五日毒日的禁忌、越王勾踐訓練水師、紀念伍子胥投錢塘江和曹娥救父等。
15 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列入年份2009年)
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體,反映傳統農耕生產生活中祭祀祈福、歡慶豐收的民間表演藝術。
16 格薩(斯)爾(列入年份2009年)
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斯)爾》流傳于中國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納西、普米等民族中,講述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后回歸天國的英雄業績。
17 侗族大歌(列入年份2009年)
侗族大歌侗語稱“嘎老”,是侗族民間一種極富特色的民歌演唱形式。宋代已較為成熟,明代鄺露在《赤雅》中曾明確記載過侗人“長歌閉目”的情景。
18 花兒(列入年份2009年)
花兒是流傳在中國西北部甘、青、寧三省(區)的漢、回、藏、東鄉、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中共創共享的民歌,產生于明代初年,因歌詞把女性比喻為花朵而得名,以漢語演唱。
19 瑪納斯(列入年份2009年)
瑪納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地方傳統民間文學,描寫了英雄瑪納斯及其七代子孫前仆后繼、率領柯爾克孜人民與外來侵略者和各種邪惡勢力進行斗爭的事跡。
20 媽祖信俗(列入年份2009年)
媽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出生,987年九月初九日仙逝。媽祖信俗是指媽祖信仰習俗,由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三大系列組成。
21 蒙古族呼麥歌唱藝術(列入年份2009年)
呼麥是蒙古族人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里唱出兩個聲部。
22 南音(列入年份2009年)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音樂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中國古代音樂體系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
23 熱貢藝術(列入年份2009年)
熱貢藝術,青海省同仁市民間傳統美術,產生于13世紀的青海黃南藏族地區,主要指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
24 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列入年份2009年)
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流傳于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興、湖州和蘇州等市)以及四川成都等地,包括栽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生產技藝。
25 藏戲(列入年份2009年)
藏戲是戴著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戲劇,形成于14世紀,流傳于青藏高原。內容大都是佛經中勸善懲惡的神話傳說。
26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列入年份2009年)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至今已有1700余年歷史。龍泉窯燒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是中國古典審美情趣的表現。
27 宣紙傳統制作技藝(列入年份2009年)
宣紙是傳統手工紙的杰出代表,具有質地綿韌、不蛀不腐等特點。宣紙傳統制作技藝有108道工序,對水質、原料制備、器具制作、工藝把握都有嚴格要求。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