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項目攻關:中國制造業亟須有效創新機制
2022-10-26 12:30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編:覃子喻
- 摘要:
- 在“十四五”規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綠色為普遍形態、共享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理念后,制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石,也在不同應用場景進行著創新變革。
其中最為市場關注的一個變化是,“雙碳”目標下制造業的創新選擇。在“碳中和”和“碳達峰”目標提出一年來,不論國企還是民企都以零碳排放為目標做了轉型探索。毫無疑問,制造業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統計的數據,目前中國碳排放的41.6%由發電和供熱行業貢獻,23.2%來自制造業和建筑業用能,7.5%來自交通運輸領域。整體看,以上3個領域的碳排放占比超過全國總量的72%。
德勤中國工業產品與建筑行業主管合伙人董偉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說,過去一年,我們對152家制造業企業高管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雙碳”目標提出后,企業對此關注度較之前有大幅提升,目前企業在節能減排績效和綠色技術開發的實用性方面都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在董偉龍看來,隨著人口紅利消失,貿易摩擦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常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將難以為繼,要想保持或持續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就必須在創新上發力,零碳排放是當前國際發展的趨勢。
“在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大背景下,制造業也迎來各種挑戰和機遇,推動傳統行業的綠色低碳化改造升級,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他說。
在德勤調研的樣本中,濰柴動力一號工廠是傳統制造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的一個現實縮影。
根據相關人士的介紹,轉型過程關鍵的一個環節在于,濰柴動力一號工廠對重點工藝環節的設備進行了能耗數據監測,并分析確定出單臺產品加工過程的單位能源消耗,從而實現了對工廠能源的精細化管理。
截至目前,該工廠還淘汰了高耗能機電設備,并引進節能裝置,預計每年節約電能20%、降低能源耗材8%,提升能源利用率4%以上。
董偉龍向記者解釋,目前制造企業的綠色創新主要以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為重點,圍繞生產過程清潔化、能源利用低碳化、水資源利用高效化和制造工藝生態化進行改造,最終目標是創建綠色工廠。
這種結果也和中國在高速發展階段的企業目標有鮮明的差異。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