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
2021-09-13 22:41 來源: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 責編:張曉丹
- 摘要:
-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二、聚焦重要生態環境要素,完善分類補償制度
健全以生態環境要素為實施對象的分類補償制度,綜合考慮生態保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生態保護成效等因素確定補償水平,對不同要素的生態保護成本予以適度補償。
(一)建立健全分類補償制度。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確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落實到位。針對江河源頭、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蓄滯洪區、受損河湖等重點區域開展水流生態保護補償。健全公益林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探索對公益林實施差異化補償。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管理。完善濕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逐步實現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完善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生態治理補貼制度。完善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因地制宜推廣保護性耕作,健全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落實好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研究將退化和沙化草原列入禁牧范圍。對暫不具備治理條件和因保護生態不宜開發利用的連片沙化土地依法實施封禁保護,健全沙化土地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研究建立近海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二)逐步探索統籌保護模式。生態保護地區所在地政府要在保障對生態環境要素相關權利人的分類補償政策落實到位的前提下,結合生態空間中并存的多元生態環境要素系統謀劃,依法穩步推進不同渠道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統籌使用,以靈活有效的方式一體化推進生態保護補償工作,提高生態保護整體效益。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避免重復補償。
三、圍繞國家生態安全重點,健全綜合補償制度
堅持生態保護補償力度與財政能力相匹配、與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相銜接,按照生態空間功能,實施縱橫結合的綜合補償制度,促進生態受益地區與保護地區利益共享。
(一)加大縱向補償力度。結合中央財力狀況逐步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規模。中央預算內投資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予以傾斜。繼續對生態脆弱脫貧地區給予生態保護補償,保持對原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不減。各省級政府要加大生態保護補償資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出臺生態保護補償引導性政策和激勵約束措施,調動省級以下地方政府積極性,加強生態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二)突出縱向補償重點。對青藏高原、南水北調水源地等生態功能重要性突出地區,在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測算中通過提高轉移支付系數、加計生態環保支出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其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居于同等財力水平地區前列。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根據自然保護地規模和管護成效加大保護補償力度。各省級政府要將生態功能重要地區全面納入省級對下生態保護補償轉移支付范圍。
(三)改進縱向補償辦法。根據生態效益外溢性、生態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點,在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中實施差異化補償。引入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相關轉移支付分配因素,加大對生態保護紅線覆蓋比例較高地區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補償資金與破壞生態環境相關產業逆向關聯機制,對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發展破壞生態環境相關產業的,適當減少補償資金規模。研究通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對吸納生態移民較多地區給予補償,引導資源環境承載壓力較大的生態功能重要地區人口逐步有序向外轉移。繼續推進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工作。
(四)健全橫向補償機制。鞏固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試點成果,總結推廣成熟經驗。鼓勵地方加快重點流域跨省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開展跨區域聯防聯治。推動建立長江、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支持沿線。ㄗ灾螀^、直轄市)在干流及重要支流自主建立省際和省內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對生態功能特別重要的跨省和跨地市重點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分別給予引導支持。鼓勵地方探索大氣等其他生態環境要素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方式,通過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購買生態產品和服務等方式,促進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良性互動。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