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現狀考察
2012-05-07 10:26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筆墨紙硯、年畫、織錦,這些尋常物件與我們相伴百年千年,記錄了民族的歷史,承載著人們的記憶,滲入了我們的情感。
【CPP114】訊:筆墨紙硯、年畫、織錦,這些尋常物件與我們相伴百年千年,記錄了民族的歷史,承載著人們的記憶,滲入了我們的情感。
由于時代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這些傳統的文化形態都在漸漸遠離我們的生活。手工技藝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它的活態性和傳承性,因此,相比那些整體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的遺產,特別具有脆弱性——它們很難抗衡規;墓I生產,市場逐漸萎縮、傳承人數量銳減,處境十分艱難。
近些年來,政府相關部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出臺。
本報走基層小分隊于2011年歲末奔走于湘皖兩省的村鎮間,對生產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呈現于此,以期喚起社會各界的保護意識。
灘頭年畫——僅剩一家在持續生產
唐開元末,年畫起源。相傳太宗患病,聞門外有鬼魅呼號,王璵以紙為幣,以祀鬼神。后世刻板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清稗類鈔·物品類》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灘頭鎮三坡街,鞋店的喇叭里高聲播放著促銷信息,周邊的店鋪里人群熙攘,這條街是“鬧市區”。清朝嘉慶年間,鎮上盛產“五色”土紙,被列入貢品送往宮廷,以門神、戲文故事為題材的灘頭年畫也因此盛行。
從熱鬧的街面拐進一條安靜的小巷,就見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灘頭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鐘海仙的家門。木板門上貼著一張門神年畫,“秦叔寶”和“尉遲恭”染著鮮艷的草綠、橘黃、品紅色,下面有一行小字“高臘梅年畫”。
鐘海仙老人已過世,開門的正是他的老伴高臘梅,今年已78歲。
繼承年畫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上世紀50年代,灘頭年畫被當做封建迷信產品禁止生產出售,“文革”時丈夫還為此挨過斗,兒子因為成份不好入黨推遲三年。“哥哥入黨前到這邊外調,爸爸廠里的黨支書說爸爸‘兩手經營,不符合工人階級本色’。”高臘梅的兒子鐘石棉說。
最令高臘梅心痛的不僅是家人被牽連,而且是“破四舊”時上交的制畫木版都被當做柴火劈開燒掉了,許多版本從此失傳,年畫的種類從幾十種急劇減少為幾種。
改革開放后,灘頭年畫有過幾年“回春”。鐘石棉回憶:“當時年畫被趕集的販子收去,賣到廣西、貴州一帶,一年能賣好幾十萬張。附近的年畫作坊也多了,當時有十幾家。”
近年來,年畫市場萎縮,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買主少了,傳承人不愿干了,全盛時期的十幾家灘頭年畫作坊現在僅剩下高臘梅一家人還在持續生產。幾年前,考慮到高臘梅已年逾古稀,當地政府出面請她在縣檢察院和自來水公司工作的兩個兒子放棄工作回家學習年畫技藝,保留他們的工資待遇,每月政府還給他們全家2800元的補貼。
“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還是要讓它傳下去。”鐘石棉說。
在閣樓上的年畫作坊里,記者看到了新設計的年畫“兩袖清風”,畫的是于謙拒絕地方官吏送禮的掌故。
制作“灘頭年畫”要用“灘頭土紙”,記者一行又來到“土紙”傳承人李志軍家。
“我生是這里一條蟲,就該知道蛀什么樣的木”,李志軍認為自己命中注定就應該干祖宗傳下來的這行。用竹子搭成的“工棚”,四面透風,他正從一池楠竹漿里舀起一簾架紙漿,抖四下之后,把基本成型的土紙晾在一旁。南方的冬季濕冷入骨,漿水冰涼,接近零度。李志軍說不能帶手套,因為“影響工作”。
29年前,從部隊退伍后的李志軍回鄉干起制造手工抄紙的祖業。上世紀灘頭土紙曾盛極一時,最興旺時附近有80多戶人家生產。“上世紀90年代機械生產的白紙一下子把我們都打垮了,現在只有三家還在生產了,有兩家生產黃紙,主要做香火紙,我們家生產的香粉紙可以用來化妝,還能銷到東南亞。”
幾十年來,同樣的動作李志軍一天要重復1200下,風濕、關節炎、肩周炎常犯?h里有人覺得他口才好,讓他去做產品推銷員,被他拒絕了,“我是一個農民,有困難,要試著克服。對老祖宗傳下來的工藝,要有一個交代”。
縣里每個月補助李志軍1000元錢,但他還是愁,土紙市場越來越小。賣不出去,還有誰來繼承?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掙錢去了,他今年52歲,自己還可以挺住,但是以后呢?
通道侗錦——貨源充足了,市場成問題
至南朝或唐,“僚人能為細布,色致鮮凈”。——《北史·僚傳》
“通道縣呀喂耶侗錦織藝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歐瑞凡言語間都是對家鄉侗錦的癡迷。
她過去可是通道縣文化局紀檢組組長,幾年前考察申遺項目時,“聽到好多村民把織機當柴火燒了,或者擺在外面任它霉爛,特別心疼”。眼看幾千年的工藝就要失傳,歐瑞凡索性應當地文化局產業辦之請,辭去公職,在2009年11月辦了公司,專心致力于侗錦產業。她說,現在侗家年輕人都不穿侗服了,他們覺得那些衣服穿著太麻煩。
然而在幾十年前的侗寨,情形卻不是這樣的。“侗族的女孩子十幾歲就要開始為自己準備嫁妝,包括婚服和小孩子的衣服。”國家級侗錦技藝制作傳承人、牙屯堡鎮村民粟田梅介紹道,“我第一次上織機的時候是12歲,當時緊張呀,本來要挑五根的,不小心就挑了八根,媽媽一巴掌就打過來了。不會織錦,不光一個寨子看不起,一條河都看不起!”粟田梅所說的河流,是指流經通道縣牙屯堡、縣溪、播陽、獨坡等鎮的小河片流域,在這里,織侗錦的風俗已經延續了幾千年。
織錦是個細致活,粟田梅穿著傳統的黑色藍邊侗服,帶著淺藍格布的頭巾,坐在織機前,腳踩經棒牽動縱線提經開口,“夸夸”幾聲之后,用緯線起花,手工提梭挑織。
編織一幅侗錦,要經過軋棉、紡紗、染紗、絞紗、絞經、排經、織棉等十多道工序,工藝復雜,需要嫻熟精練、專心致志,把圖案熟記于心。即使日夜勞作,一天也只能織半尺,織成一條圍巾就要十天半個月。
歐瑞凡的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辦“侗錦傳習所”,向村民發出政府收購侗錦的消息。“第一天培訓是在2009年11月,樹團村,那天來了六七百人,屋子里裝不下,很多人站在外面把腦袋往窗子里伸”。歐瑞凡介紹,開發這個產業后,當地婦女不用背井離鄉打工了,可以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織錦一般在下午或晚上,也不耽誤干農活,很多人又陸陸續續回來了。
貨源充足之后,市場又成了問題。為了打開市場,公司走過彎路。前年和一個江蘇企業合作,按合同侗錦公司只能負責提供織錦,但不能插手成品的最終設計以及品牌和市場。“有一次我們打開他們給客戶寄來的成品時傻眼了——他們把侗錦剪得七零八落,用27種壓倉底的陳舊布料貼上去充數”,歐瑞凡頓時明白了,“他們不熱愛侗錦,只想著賺錢”。
在結束和江蘇企業的合作之后,歐瑞凡嘗試到各地參加展覽以拓展市場。問她對未來有沒有信心,她毫不猶豫地說“有”:“每到一個地方,包括上海世博會,我們展臺前的人總是比別人多好多,都說侗錦漂亮。”下一步,她打算在北京和上海的鬧市區開店,把侗錦的名氣打出去。
由于時代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這些傳統的文化形態都在漸漸遠離我們的生活。手工技藝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它的活態性和傳承性,因此,相比那些整體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的遺產,特別具有脆弱性——它們很難抗衡規;墓I生產,市場逐漸萎縮、傳承人數量銳減,處境十分艱難。
近些年來,政府相關部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出臺。
本報走基層小分隊于2011年歲末奔走于湘皖兩省的村鎮間,對生產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呈現于此,以期喚起社會各界的保護意識。
灘頭年畫——僅剩一家在持續生產
唐開元末,年畫起源。相傳太宗患病,聞門外有鬼魅呼號,王璵以紙為幣,以祀鬼神。后世刻板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清稗類鈔·物品類》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灘頭鎮三坡街,鞋店的喇叭里高聲播放著促銷信息,周邊的店鋪里人群熙攘,這條街是“鬧市區”。清朝嘉慶年間,鎮上盛產“五色”土紙,被列入貢品送往宮廷,以門神、戲文故事為題材的灘頭年畫也因此盛行。
鐘海仙老人已過世,開門的正是他的老伴高臘梅,今年已78歲。
繼承年畫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上世紀50年代,灘頭年畫被當做封建迷信產品禁止生產出售,“文革”時丈夫還為此挨過斗,兒子因為成份不好入黨推遲三年。“哥哥入黨前到這邊外調,爸爸廠里的黨支書說爸爸‘兩手經營,不符合工人階級本色’。”高臘梅的兒子鐘石棉說。
最令高臘梅心痛的不僅是家人被牽連,而且是“破四舊”時上交的制畫木版都被當做柴火劈開燒掉了,許多版本從此失傳,年畫的種類從幾十種急劇減少為幾種。
改革開放后,灘頭年畫有過幾年“回春”。鐘石棉回憶:“當時年畫被趕集的販子收去,賣到廣西、貴州一帶,一年能賣好幾十萬張。附近的年畫作坊也多了,當時有十幾家。”
近年來,年畫市場萎縮,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買主少了,傳承人不愿干了,全盛時期的十幾家灘頭年畫作坊現在僅剩下高臘梅一家人還在持續生產。幾年前,考慮到高臘梅已年逾古稀,當地政府出面請她在縣檢察院和自來水公司工作的兩個兒子放棄工作回家學習年畫技藝,保留他們的工資待遇,每月政府還給他們全家2800元的補貼。
“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還是要讓它傳下去。”鐘石棉說。
在閣樓上的年畫作坊里,記者看到了新設計的年畫“兩袖清風”,畫的是于謙拒絕地方官吏送禮的掌故。
制作“灘頭年畫”要用“灘頭土紙”,記者一行又來到“土紙”傳承人李志軍家。
“我生是這里一條蟲,就該知道蛀什么樣的木”,李志軍認為自己命中注定就應該干祖宗傳下來的這行。用竹子搭成的“工棚”,四面透風,他正從一池楠竹漿里舀起一簾架紙漿,抖四下之后,把基本成型的土紙晾在一旁。南方的冬季濕冷入骨,漿水冰涼,接近零度。李志軍說不能帶手套,因為“影響工作”。
29年前,從部隊退伍后的李志軍回鄉干起制造手工抄紙的祖業。上世紀灘頭土紙曾盛極一時,最興旺時附近有80多戶人家生產。“上世紀90年代機械生產的白紙一下子把我們都打垮了,現在只有三家還在生產了,有兩家生產黃紙,主要做香火紙,我們家生產的香粉紙可以用來化妝,還能銷到東南亞。”
幾十年來,同樣的動作李志軍一天要重復1200下,風濕、關節炎、肩周炎常犯?h里有人覺得他口才好,讓他去做產品推銷員,被他拒絕了,“我是一個農民,有困難,要試著克服。對老祖宗傳下來的工藝,要有一個交代”。
縣里每個月補助李志軍1000元錢,但他還是愁,土紙市場越來越小。賣不出去,還有誰來繼承?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掙錢去了,他今年52歲,自己還可以挺住,但是以后呢?
通道侗錦——貨源充足了,市場成問題
至南朝或唐,“僚人能為細布,色致鮮凈”。——《北史·僚傳》
“通道縣呀喂耶侗錦織藝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歐瑞凡言語間都是對家鄉侗錦的癡迷。
她過去可是通道縣文化局紀檢組組長,幾年前考察申遺項目時,“聽到好多村民把織機當柴火燒了,或者擺在外面任它霉爛,特別心疼”。眼看幾千年的工藝就要失傳,歐瑞凡索性應當地文化局產業辦之請,辭去公職,在2009年11月辦了公司,專心致力于侗錦產業。她說,現在侗家年輕人都不穿侗服了,他們覺得那些衣服穿著太麻煩。
然而在幾十年前的侗寨,情形卻不是這樣的。“侗族的女孩子十幾歲就要開始為自己準備嫁妝,包括婚服和小孩子的衣服。”國家級侗錦技藝制作傳承人、牙屯堡鎮村民粟田梅介紹道,“我第一次上織機的時候是12歲,當時緊張呀,本來要挑五根的,不小心就挑了八根,媽媽一巴掌就打過來了。不會織錦,不光一個寨子看不起,一條河都看不起!”粟田梅所說的河流,是指流經通道縣牙屯堡、縣溪、播陽、獨坡等鎮的小河片流域,在這里,織侗錦的風俗已經延續了幾千年。
織錦是個細致活,粟田梅穿著傳統的黑色藍邊侗服,帶著淺藍格布的頭巾,坐在織機前,腳踩經棒牽動縱線提經開口,“夸夸”幾聲之后,用緯線起花,手工提梭挑織。
編織一幅侗錦,要經過軋棉、紡紗、染紗、絞紗、絞經、排經、織棉等十多道工序,工藝復雜,需要嫻熟精練、專心致志,把圖案熟記于心。即使日夜勞作,一天也只能織半尺,織成一條圍巾就要十天半個月。
歐瑞凡的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辦“侗錦傳習所”,向村民發出政府收購侗錦的消息。“第一天培訓是在2009年11月,樹團村,那天來了六七百人,屋子里裝不下,很多人站在外面把腦袋往窗子里伸”。歐瑞凡介紹,開發這個產業后,當地婦女不用背井離鄉打工了,可以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織錦一般在下午或晚上,也不耽誤干農活,很多人又陸陸續續回來了。
貨源充足之后,市場又成了問題。為了打開市場,公司走過彎路。前年和一個江蘇企業合作,按合同侗錦公司只能負責提供織錦,但不能插手成品的最終設計以及品牌和市場。“有一次我們打開他們給客戶寄來的成品時傻眼了——他們把侗錦剪得七零八落,用27種壓倉底的陳舊布料貼上去充數”,歐瑞凡頓時明白了,“他們不熱愛侗錦,只想著賺錢”。
在結束和江蘇企業的合作之后,歐瑞凡嘗試到各地參加展覽以拓展市場。問她對未來有沒有信心,她毫不猶豫地說“有”:“每到一個地方,包括上海世博會,我們展臺前的人總是比別人多好多,都說侗錦漂亮。”下一步,她打算在北京和上海的鬧市區開店,把侗錦的名氣打出去。
- 相關新聞:
- ·昔在深閨今又瀕危 寧化木活字印刷等待搶救 2012.05.07
- ·出版社謹慎應對數字沖擊 三成讀者挺紙媒 2012.05.07
- ·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建寧化木活字印刷 2012.05.0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