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擁有17年歷史的北京著名獨立書店風入松貼出了停業通知;7月底,上海季風書店也傳來關閉的消息;10月,光合作用因資金鏈斷裂暫時關張。除去高額的房租成本、人力資源成本、倉儲成本,民營書店難以獲得眾多優惠政策的支持,和其他行業一樣的稅收負擔不斷成為實體書店失去競爭力的壓力所在,而國有書店還可以享受稅收返還、免除房租和教材銷售的優勢,網絡書店倉儲量大、折扣誘人、進貨優惠的便利,加之愈演愈烈的數字出版蓬勃發展,多重壓力下的民營書店生存很艱難。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十年,近五成民營書店倒閉。隨著數字化大趨勢的來臨,實體書店將會走向何方?
作為阜城最大的民營書店之一,席殊書屋近日重新裝修,把書吧、茶吧與圖書銷售結合,做綜合經營。書屋老板王志珍告訴記者,近年來,阜城民營書店所遇到的競爭與挑戰越來越大,必須在夾縫中探索生存空間,很多書店慘淡經營甚至被迫關閉。其他民營書店也在通過細化市場、做小眾精品等方式來尋求生存空間。 【詳情】
個體書店前途未卜,而在王店長嘴里“藏書量大”的國營書店,卻也同樣經歷著來自網上書城和電子讀物的沖擊。“幾年前,《哈利·波特》的原文書出版時,很快就賣出了幾百萬冊,現在,這樣的原文書能賣出幾十萬本就很不錯了。”海光寺新華書店的副經理馬文革說。 【詳情】
新的一輪的傳統書店倒閉潮正以一種令人沮喪的速度在全球蔓延。7月22日起美國連鎖書店Borders開始關閉旗下的399家店面。Borders曾是美國第二大傳統圖書零售商,有著40年的歷史,一度被認為是全美最佳書店,巔峰時期銷售額更是達到40億美元。 【詳情】
在京東推出的圖書對折活動中,曾有愛書人發現,可供選擇的圖書并不多,好不容易下了一通單,結果被告知半數以上的圖書缺貨,“著實傷感情啊”。而要吸引更多的線上購書人群,低價或促銷并非唯一的砝碼, “有書可買”也是消費者選擇網上圖書商城的重要依據,否則,很有可能攢下的不是口碑而是罵名。 【詳情】
百度文庫兩周年之際進行了首頁改版,新首頁在內容分類上重新進行了整合優化,將更加聚焦于各類專業知識的文檔分享。此外,原先提供正版數字閱讀資源的文庫書店也從百度文庫中分離出來“變身”為百度閱讀,正式成為百度閱讀開放平臺最重要的展示終端。 【詳情】
由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等知名圖書網站發起的圖書促銷活動才剛剛落幕,當當網就接著推出了“人文類圖書六九折封頂”,“滿99元立減9元”活動;還有,遍地開花的淘寶網絡書店以價格PK叫囂者的姿態,強行擠進我們視野。搶奪讀書人的戰爭硝煙,正從網絡彌漫開來,并加速改變著我們的文化消費方式。 【詳情】
2011年10月底11月初,在當當網、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和蘇寧易購之間上演的圖書價格大戰,足以使眾多購書人眼花繚亂。網上書店價格大戰的硝煙越來越濃,實體書店關張歇業的消息卻不斷傳來。網絡時代,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在哪里?未來,它們將走向消亡,還是浴火重生? 【詳情】
老店悅讀時光在南開大學里面的店面比較小,業務也和新店不盡相同,沒有咖啡、書 籍租賃的服務。店主邵明東說,當時做老店時大家就希望有朝一日能開一間大一些的書店:“雖然這種和其他業態結合的書店早已不新鮮,在上海、廣州、北京、香 港都會有,但是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足夠大的地方,為大家提供一個能夠坐下來歇腳看書的地方,營造這樣一種安靜的氛圍。” 【詳情】
“一個一個小書店,一個一個獨立書店的興起是靠改革開放,走到今天也是因為市場經濟的殘酷造成的,那么我們就要進行制度上的設計調整,特別是在經濟政策上,在稅收政策上,為什么不能把這一方面的稅收免去。”過去一兩年,關于書店倒閉的新聞不斷。但這并不代表書店可以順理成章地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消失了。 【詳情】
在我看來,這種“獨立書店”,是一個城市非常有效的文化名片,因為新華書店是千 城一面的,這方面和麥當勞很像,當然除了設計不人性化,服務質量往往比較差,推銷的產品也很落伍。而“獨立書店”充滿個性,它的品位不僅體現了主人的品 位,也體現了這個城市的品位,至少能夠展現這個城市有沒有一批有趣味的閱讀人群。 【詳情】
淡黃的燈光、濃濃的咖啡香、優雅的音樂……這是廈門著名的民營書店光合作用給所 有人的印象。然而,隨著光合作用、曉風書屋等民營書店接連倒閉,這樣的愜意享受已成為歷史。“我們還是想進書店看書。”此次兩會,臺盟盟員、奇域科技有限 公司總經理陳奕雍上交了一個提案,呼吁再建廈門“書香之城”。 【詳情】
人們總是同情弱者,過去因獨立書店受擠壓痛斥超級書店,今日又因實體書店落難而 歸咎網絡書店。但依筆者拙見,導致傳統書業涉險的不是表現兇猛的亞馬遜和電子書,而是目前處于困境的超級書店。超級書店層巒疊嶂的書架及其催生的圖書品種 才是致使書業生態惡化的真正元兇。電子書將成為書業去除腫瘤的柳葉刀。 【詳情】
“有倒掉的企業,沒有倒掉的行業”。連女士說,雖然現在實體書店的份額受網絡擠壓,但她對書店經營前景仍保有信心。在泉州,文化依托于南音、木偶戲、開元寺等而為世人所知,而書店作為城市文化的棲息地,也是城市文化的活載體,承載著城市的文化氣息,不應被放棄。 【詳情】
數字化大潮來襲,許多知名的民營書店如多米諾牌一般倒下,或死去或等待重生。個人認為小眾和學術書店生存是有必要的,但只會成為勉強支撐的一小塊田地,成為理想與現實中的理想國。制作這個專題時,回想起兒時的我用一塊橡皮糖去換同桌的小人書,在那個年代,任何一本書籍都彌足珍貴,如今想來仍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