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供大于求導致印刷微利
2008-03-11 09:57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責編:余建良
目前,導致四川省印刷工價偏低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印刷市場供大于求,原材料漲價,設備和人力成本投資增加。
價格持續上漲,已顯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四川印刷業卻呈現這樣一個怪現象:在印刷原輔材料、運輸費用、人員工資等一片“漲聲”中,近年來,四川印刷工價不但沒漲反而在降。這是不正常的。
四川省印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代倫分析認為,出現這種局面,主要是四川印刷生產能力大于實際需求,因為中低檔印刷廠過多,其印刷工價在中低檔書刊印刷企業中的競爭尤為激烈。書刊印刷企業的經營模式,有點兒像農民種莊稼,春秋兩季教材教輔忙過后就沒啥事做。企業老總想,與其讓設備、人員閑置在那里,還不如攬一些活來干,哪怕微利總能掙錢。正因為近年來四川的出版總量在減少,用紙量在減少,加之印刷企業相互殺價厲害,導致過去依靠教材教輔的部分書刊印刷廠舉步維艱,有的甚至瀕臨破產。
談到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時,吳代倫認為,要想控制印刷工價,就應該先搞清楚印刷業的最低成本價。由于企業機制不同,其管理核算方式也不同,現在有些印刷企業搞不清楚印刷最低成本價,因此有必要制訂出印刷業的最低成本價供企業參考,讓企業和客戶都要認識到,印刷工價不是越低就越好,過低印價所印刷出的難以保證質量。同時,出版單位應站在大出版的角度,協調發展,不能一味地靠壓價選擇印刷廠家。
成都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馬良乾認為,導致成都地區印刷工價偏低的因素較多。經過這些年報刊治理整頓,報刊印刷的品種和數量在減少,給中小學生“減負”后教材教輔的印刷業務減少,而印刷企業卻在不斷增加,這勢必出現粥少僧多的局面。如,四川的制版輸出專項經營單位主要集中在成都地區,隨著印刷技術和工藝的發展,制版輸出單位的數量增長很快,但其中低水平、同質化的經營單位過多,加劇了業務的爭奪和市場競爭。加之制版輸出業作為新興的產業部門缺乏必要的規范,一些單位為爭業務,惡性低價競爭,使出片、制版的價格越來越低。與此同時,原材料漲價、設備和人才培訓的投資增加,使制版輸出經營單位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無力進行技術和設備的投資升級,也無力為客戶提供規范、優質的服務,不少精品的制作業務流向沿海地區。這樣的無序惡性競爭中,不少的制版輸出經營單位甚至感到生存危機。馬良乾認為,作為政府部門,應提倡企業準入制,優勝劣汰,為推動印刷業的發展營造一個有序的、公正的環境,行業協會應加強自律作用。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