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融資結構現狀亟待改變
2014-06-16 10:5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目前高速增加的貨幣背景下,顯示大多數企業融資難。中國大多數企業融資成本較高或中小企業偏重于國有銀行的間接融資結構,需要改變。
我們看到,美國及歐洲等發達國家,其與融資市場密切相關的銀行業,其發展模式并沒有建立在高利差的基礎之上,利率市朝,企業經營競爭化與淘汰化、破產與新興金融機構共存,融資市場體現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對合理搭配等,促使其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與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的外部環境。
研究發現,盡管中國M2規模巨大,但所體現的供應結構卻發生了問題。許多資金流入到地產、投機市場及產能過剩行業,這樣的融資結構導致的后果一是推動資金脫離實體進入虛擬經濟,造成產業空心化,經濟運行效率低下;二是資產泡沫橫行。比如近年上市公司地產行業的年報顯示,其巨大的存貨已顯示風險,而全社會的角度來看,空置面積或非常巨大,資金沉淀依然繼續,而我們從部分銀行貸款來看,由于地方保護,其不少資金繼續從事著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及泡沫地產業的投機等。但無論如何,在貨幣供應的高速增長下,同樣數額的錢的價值被攤薄了,這也體現出融資體系的較大問題。
從另一方面而言,我們看到目前中國各地則出現了民間融資、互聯網金融等新形式,這一方面是融資結構不合理帶來的市場需求必然,另一方面銀行業巨大的利潤總是要引來競爭者,盡管這些競爭者優勢不足,風險較大,但其卻是市場經濟及中國現階段國情所致。滬深交易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2500余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總計2.26萬億元,其中16家上市銀行就占到一半還多,達到1.15萬億元;但與此同時,當前不少民營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已達15%到24%,超出不少行業的毛利率,存在企業為銀行打工的結果。我們看到各類金融投資公司、金融服務平臺、擔保公司、小額貸等各種形式帶來了融資類金融從業人員的大幅度增加,盡管大型銀行不愿意承認這些游離于國有銀行體系之外的非穩定性從業人員,但他們卻以非常規速度增長。
總體而言,目前高速增加的貨幣背景下,顯示大多數企業融資難。集中于這一領域的中小企業實際正是創造社會價值與就業的關鍵力量,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融資成本較高或中小企業偏重于國有銀行的間接融資結構,需要改變。筆者認為,加大資本市場多層次建設與實質性運營,加大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提升IPO上市與退市的效率,加大企業債券市場的融資,加大中國利率市朝進程,縮序平衡存貸差,減輕企業成本,使得金融業競爭與自我完善,支持民營及非官方金融機構的合法發展,倡導競爭,促進資金融資多渠道發展,或是改變目前融資結構不合理且壟斷色彩的關鍵。
- 相關新聞:
- ·搜房5億元與中介求和 房產電商付費模式面壓力 2014.06.14
- ·“今日頭條”pk報媒 糾紛持續發酵 2014.06.13
- ·總局與中央文資辦赴江西調研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 2014.06.05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