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背后的支撐基礎仍需進一步夯實
2014-06-05 09:22 來源:中評網 責編:劉曉燕
- 摘要:
- 端午節期間,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了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制造業PMI,50.8%的數字較4月小幅回升0.4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連續3個月回升,并創下今年以來最高值。
中華工商時報發表評論員張立棟文章表示,數字向好,但只能謹慎樂觀。為什么?因為數字背后的支撐基礎仍不算穩定,仍需進一步加以確認。這一點,從最樂觀的官方媒體“喜中有憂”的表述中也已明顯體現。
當然,回升總比不回升強很多,它起碼表明當前中國經濟沒有繼續向壞的方向下滑,甚至還有好轉的跡象。此外,綜合前后幾個月的數據,平穩增長的態勢是在繼續保持。
文章稱,這是否真的像有的專家所講“當前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十分牢固”?面對復雜經濟背景,需要有更理性和冷靜的態度。
實際上,正如數據發布方專家解讀,數字的回升與近段時間有關方面釋放有針對性的穩增長政策措施有關,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有待確認。換言之,增長動力的結構還是有些問題的。比如,此番回升主要還是受大中型企業因素拉動,這與宏觀政策效應有很大的關系。我們不得不遺憾地看到,大中型企業PMI指數已連續多月高過榮枯線,但小企業PMI依然處于榮枯線之下。
對于數量龐大又肩負吸納就業重任的中小企業、小微企業而言,它們的預期仍然偏緊,甚至一些指數還出現了回落。
可進一步佐證的是,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小企業PMI指數為48.8%,已連續25個月處于臨界線以下。相比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相當長一段時間表現較弱,尤其是物流、流通領域的企業表現明顯,融資難、融資貴也一直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問題所在。
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還是老問題
文章認為,無論是哪種宏觀經濟指標,只有大中小型企業“同感涼熱”才算是良性的結構,才可以成為一個可信的增長基矗否則,就談不上“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被確認”。
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對發放“三農”、小微企業等符合結構調整需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實體經濟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降低準備金率。
央行從4月25日起分別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2個和0.5個百分點,這被稱為“定向降準”。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可以說導向更明確、要求更具體,有利于正向激勵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更多投向小微企業,從而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
此外,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要求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相關部門也拿出了具體措施,比如弱化存款“沖時點”的動機,遏制高息攬存;大力發展擔保機構特別是政府支持的擔保機構、加強金融服務價格管理等措施,如果措施真正到位,那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效應也會逐步顯現。
也就是說,老問題能否有新解,需要持續關注。
- 相關新聞:
- ·中國5月匯豐制造業PMI創5個月新高 2014.05.27
- ·8月PMI強勁回暖 喜中有憂 2013.09.04
- ·中國10月份官方制造業PMI升至50.2 2012.11.01
- ·法國9月PMI創新低 制造業持續低迷 2012.09.25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