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聯姻紙媒,能拯救衰落的紙媒嗎?
2014-04-03 08:59 來源:投資界 責編:劉曉燕
- 摘要:
- 4月1日,多家紙媒報道阿里與全國12家主流報紙戰略合作“碼上淘”,試水紙媒電商模式。
2.模糊讀者的分類。目前的紙媒比較尷尬的是做了這么多年,卻很難統計自己的讀者群分類,真正喜歡哪個版塊的新聞。所以,我們也就看到了各類紙媒基本上是每個版塊都是內容飽滿。沒有了聚集點,自然就談不上客戶精準度了。很多讀者看到的二維碼商品,未必就是自己喜歡的。要想實現針對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商品二維碼,除非是每個人看到的報紙都不一樣,這顯然成本太高,現階段并不現實。
3.年輕讀者的流失。客觀的講,與電視等傳統媒介一樣,目前紙媒的讀者群普遍也在呈現老齡化趨勢,80后年輕白領、學生等人群的流失率越來越嚴重,而完全數字化的90后也正在崛起,他們幾乎沒有接觸紙媒的教育。這些人群都是網購的主要族群。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通路更多,這一趨勢現在來看是不可逆的。面對理性且相對保守的讀者,安全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二維碼購物需要太多的勇氣。
4.掃碼轉化率低。如果我們拋開以上因素帶來的流量損耗,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流量的轉化率,這考驗的是阿里和紙媒間的產品運營能力。我們不得不提的是,即使是電商平臺,大部分平臺的流量轉化率都低于1%,何況紙媒還需要客戶掏出手機、打開手機淘寶軟件等繁瑣的步驟,轉化率的下滑是個大概率事件。如果從讀者的瀏覽行為來分析,閱讀紙媒文章跟閱讀pc或手機端文章不一樣,紙媒文章更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看到豆腐塊的二維碼,我們掏手機掃碼的概率又有多高呢?
以上便是老兵的幾點疑慮。但不管怎樣,這都是一次有益的嘗試。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連接互聯網。關于傳統紙媒的轉型,老兵提幾個建議:
1.深度評論比新聞本身更有價值。無論在傳統媒體時代還是在互聯網時代,有價值的內容永遠都能受歡迎。在傳統紙媒時代,公眾獲取信息來源的渠道單一,掌握話語權的媒體只要拿到報道的獨家性就不怕沒有人關注。但到了互聯網時代,公眾獲取信息的來源已經發生了巨變,傳統紙媒幾乎很難得到獨家報道,以馬航失聯事件為例,公眾獲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是微博,速度比媒介還快,而等傳統紙媒報道已經是第二天的事了。因此,到了互聯網時代,傳統紙媒應該追求的是新聞的深度,即作為媒體對事件的深度評論,評論比事件本身更有沖擊力。像網易新聞客戶端,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并不在于其提供新聞的價值有多高,而在于每則新聞背后的評論足夠精彩。
- 相關新聞:
- ·傳統紙媒轉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 2014.03.31
- ·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確定 阿里巴巴騰訊參與 2014.03.12
- ·海南與阿里巴巴合作 將建設中國首個創意數碼互聯網城市 2014.03.10
- ·?????????????? 2014.02.28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