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川蘭田瑤族鄉深潭村:竹海深處的造紙村
2013-11-28 11:27 來源:桂林日報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根據資料顯示,造紙工藝實際上早在西漢甚至更早就已出現,東漢蔡倫總結前人經驗,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紙張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為紙張取代竹帛開辟了前景,造紙工藝遂得以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碾成紙漿后,再倒進紙槽,由造紙匠人往紙槽加入大滑葉等潤滑藥物,幾經攪拌和放水———即當天趙細萍所做的步驟,紙漿才最終制成。其中,攪拌是為剔除漿中的粗片、節子、石塊子等;潤滑藥物則是造紙工藝最重要的物品,正是有了它的潤滑,紙張才得以一張張分開。
之后,紙漿里注入大量清水便可以撈紙。怎樣撈出一張既薄又平整的紙張很有講究。經驗豐富的匠人會告訴你,整個過程要訣在于雙手必須水平且迅速。一旦有一張損壞,便會“連累”前后很多張。
撈完紙后要壓干,如何壓也有講究。必須將木板平整且輕輕地放在貼好的紙堆上,壓上石頭,再踩上壓凳的“杠桿”將紙里的水一點點擠出,直到擠不出為止。而一旦木板放得不平整,紙堆凹凸,整堆紙就會變形壞掉。
通常,制漿、拌漿、撈紙和壓紙等工序匠人要趕在白天完成,這樣吃過晚飯后,便可以坐在家里一張張有層次地分紙。分好紙還要搬出屋外曬干,再重新將紙分開、疊齊,然后用鋸子將紙堆三面磨光,扎成擔,便可以拿到市場上出售。
造紙曾養育了代代村民
時光飛逝,造紙工藝轉眼已走過2000多年,大山深處的深潭村何以能代代流傳呢?對于村里的造紙歷史,鄧義珠告訴記者,根據族譜記載,造紙工藝是隨先祖明末清初從廣東韶州府(現廣東韶關)遷徙而來,到他這一輩已經16代。作為過山瑤的他們常年生活在深山,大山里豐富的竹林資源為村民造紙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村民代代以造紙為生。
“沒有修路之前,山場上的木材、竹子沒辦法運,只能通過造紙挑出山。”鄧義珠說,深潭村距離臨桂宛田十幾公里、距離蘭田則有20多公里。一直以來,村里田少山場多,為了維持生活并利用山場資源,擔負最輕的造紙成為了村民最終的生活抉擇。
像大多數先輩一樣,鄧義珠十幾歲便跟著父親學造紙了。從最開始的上山學砍竹子,一直學到最后把紙張挑到市場上賣掉,一步一步,一年一年。對于造紙,鄧義珠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挑擔紙到山外的廟坪圩或蘭田圩上賣,凌晨三四點就要起床,然后點個火把走在漆黑狹窄的山道上,一直走到很遠天才漸漸光亮。到了圩上,還要接受顧客“狠心”的砍價;把紙賣完后,又將賣紙錢買擔米繼續挑回家,村民稱為“一擔出去一擔回”。
“造紙太吃虧(辛苦)了。”鄧義珠的妻子感嘆說。和鄧義珠同個村子的她也是十多歲學造紙,因為踩竹片,雙腳不知被劃破過多少次而不自知。“那時候山里窮,雖然有鞋子,但鞋子哪經得起整天整天地踩,所以最后還得靠腳板。”鄧義珠妻子說。
當然,盡管工藝艱辛,但造紙卻曾是村里主要的經濟來源,養育了一代代的山民。如今,山路通了,毛竹和木材也可以運了,當初點著火把走在山道上挑紙的瘦削少年早已變成發福的中年男人,但多數村民依然在外面細雨紛飛的簡陋木棚里,循著四季的變化默默撈紙、分紙。
“我現在也教女兒造紙呢!”鄧義珠笑著說。他怕如果不教,哪天這門技藝就失傳了。
- 相關新聞:
- ·上周基金增配農林造紙 減持地產鋼鐵 2013.11.27
- ·“充分競爭”時期有利于造紙行業健康發展 2013.11.27
- ·晨鳴紙業財務公司獲批 成造紙業“跨界”金融第一家 2013.11.26
- ·物流巨頭加速與造紙業深度合作 2013.11.2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