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今年“收好官”明年“開好局”
2013-11-05 10:41 來源:中評網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結構調整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任務,成為當今世界潮流,大多數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概莫能外。證券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統計研究室副主任劉仕國文章如是說。
利用全球經濟低位調整的大好時機,中國明年應大力推動改革-結構調整-穩定增長的良性循環,收獲更多的改革紅利,升級發展模式,順利提高發展水平,為廣大民眾更多地造福。
其一,擴大調結構共識。中國調整經濟結構的社會共識進一步擴大,推動增長方式繼續轉型。盡管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和結構調整困難,但全國上下多能直面問題和矛盾,權衡利弊之下,對結構調整的支持不斷增加。
其二,引導寬容的社會預期。綜合權衡問題、矛盾與利弊,科學確定經濟運行合理區間,有效引導社會預期,核心內容就是:隨著經濟發展內在因素和外部條件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的新階段。全國各界都要盡快形成和適應這個預期。
其三,形成內生增長主導發展的共同理念。實現結構調整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推進綜合性改革。改革的終極目標之一在于形成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和內生增長主導的發展模式。經濟內生增長的源泉包括地理上完全統一的大市場(地區之間沒有市場壁壘),完善的要素(資金,勞動力,土地、水和空氣等自然資源)市場,開放和公平的市場機制,充分的競爭,產品和服務數量的多樣化和質量的躍升,研發投資加快增長(“創新”),產業間關聯更為精密,通過貿易和投資擴大市場規模,提高投入產出比率(“增效”),要素參與要廣泛且要素報酬要合理(“惠民”)等等。只有內生增長主導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
其四,改革必須是可持續的改革。這包括科學地組織改革,即敢于嘗試改革,機智地試點改革,適當的改革節奏,堅持“穩中求進、有為、提質”,“保持定力,精準發力”,“綜合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的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一體化,“益當前、利長遠、惠民生”。十分重要的是,經濟改革的持續性也取決于“經濟-政治”關系的改革。
- 相關新聞:
- ·天津印刷業:把握歷史機遇 實現轉型升級 2013.10.25
- ·8月PMI強勁回暖 喜中有憂 2013.09.04
- ·????????????????? 2013.08.1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