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小人兒書” 煥發收藏市場新生機
2013-08-10 09:47 來源:《城市快報》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說起連環畫的收藏現狀時,天津市連環畫收藏協會副會長賈世濤卻提出,雖然如今的“連迷”不乏追求保值和升值的人,但在評估一本傳統連環畫的優劣時,追求全新、無折損的標準卻成了衡量一本藏品優劣的“黃金標準”。
正是由于受到收藏熱的影響,收藏者的群體有了多元化的特征,收藏作品的意圖也有了愛好和追求升值之分。賈世濤指出,單單從追求升值這方面來看,收藏者自然喜歡有名氣、年代遠、題材好、品相好的連環畫。在“連迷”圈里,曾經獲獎的十大作品是最受追捧的藏品。例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繪畫的《山鄉巨變》《鐵道游擊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十五貫》和《西廂記》等,這些由知名作者執筆的老連環畫,在時下都是極具收藏價值的珍品。不過,在追求經濟價值的同時,追求閱讀享受的收藏者雖少但也存在。
賈世濤回憶道,在1999年,天津舉辦了第一屆連環畫交流會,當年全國各地的“連迷”都借此機會見面交流,并且當面交換一些彼此喜歡的小人兒書。在此后每年的交流會中,交換的方式隨著網絡的不斷發達而出現了變化。“以前的人,只能在本地的書店買書看,或者和別人換書,現在在網絡上可以購買,古玩市場上可以交易,拍賣會上也可以競拍。”賈世濤感慨道,所謂“收藏”一詞,其實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才流行起來的,相比于經濟價值,更多的“連迷”還是鐘情于傳統連環畫的藝術內涵。
如今還有誰在畫連環畫?
繪畫作者:更多青年畫家開始投入到連環畫的創作中。
說起傳統連環畫,漫畫作者李昆武特別有感觸。作為一個曾經創作連環畫的漫畫作家,他很清楚新老兩種藝術形式的區別。“傳統連環畫在筆觸和畫風上要求更高,每一個場景都可以作為單幅作品呈現出來,而如今流行的新漫畫則強調分鏡和對白,有很強的鏡頭感。”在李昆武看來,如今的青年人之所以開始關注傳統連環畫,一方面是出于對單幅作品的欣賞,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重溫古典名著。
作為繪畫作者,也作為目睹傳統連環畫變遷的親歷者,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編輯施振廣表示,傳統連環畫雖然正因為讀圖時代的到來而受到沖擊,但在時下,諸如“海派連環畫”的興起,正讓更多的年輕讀者將目光投向傳統連環畫。
2011年,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在浦東張江文化產業園區建立,那里不僅匯聚了來自上海、北京、江蘇、安徽、河北、遼寧、陜西等地的五十余位連環畫家、油畫家、國畫家、書法家,而且全年開設培訓課程和講座,每年至少培訓年輕連環畫畫家40人,吸引了眾多青年畫家投入到連環畫的創作中。“紅色題材”是海派連環畫中心原創的一大特色,兩年來,成功創作了《革命圣地》《偉人故里》《開國將帥》等連環畫原創圖書。
“傳統連環畫的腳本常以古代名著、武俠小說、戰爭故事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為題材,繪畫時涉及的場景和人物服飾都嚴格依照原作而重現。其敘事風格和考究程度,都是新漫畫不具備的特征,也正因如此,傳統漫畫才具備了獨具特色而又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說起青年畫家創作的《開國將帥》,施振廣特別指出,由于連環畫對作者的“硬功底”要求很高,所以油畫、國畫的科班底子必不可少。但單有功底還不夠,對于一些歷史場景的還原、人物服飾細節的體現以及人物站位的刻畫等,都要嚴格按照原著來繪制。
“對于青年一代來說,能夠戒除浮躁去完成這樣的工作,真的很難得。”施振廣認為,“這恰恰說明,更多的青年人開始關注連環畫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在他看來,新生一代的加入,意味著全新元素已經注入到帶有強烈傳統色彩的連環畫中。
- 相關新聞:
- ·高仿印刷 新潮的收藏抑或是另一種商機? 2013.08.08
- ·?p7 6f;6削<?:蛿ss 2013.08.07
- ·揚州雕版印刷技藝傳承和保護 2013.08.05
- ·歐洲畫作印刷藝術展亮相京城 2013.08.0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