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書店 政府能做些什么
2013-07-19 14:51 來源:北京商報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三聯韜奮書店原總經理翟德芳曾公開過一組尷尬的數據:2011年三聯韜奮書店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100萬元,但利潤卻只有區區36萬元,這被人戲稱為“利潤還不如幾車皮煤值錢”。
“民營實體書店應該成立自己的行業組織,這個組織能夠代表眾多會員,去和各個利益方協調、爭取屬于自己行業的利益,抱團出擊,才能強勢起來。”孫重明表示,行業協會理應在行業秩序的規范、有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對行業行為的監管上有所作為,在西方政府把很多的管理權限讓給行業協會。而中國行業協會所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是需要的時候拉過來,不需要的時候就放在一邊。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此前國內出版業針對民營出版業也成立了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非國有書業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非工委”),但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非工委中實體書店的代表并不多,而且以規模較大書店為主,受到方方面面條件的限制,其實非工委真正在維護行業利益方面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實體書店亟待有真正為行業發聲的組織出現。
評論
扶持根本在于增強書店自身造血能力
扶持實體書店是個老話題了,此次政府公開對外界征集扶持實體書店的意見和建議,招致不少非議:“憑什么實體書店就特殊,又要政策,又要補貼,賣什么不是賣,干嗎賣書賣不動就如此大驚小怪。”客觀地說,作為市場主體,實體書店和任何業態一樣,都要經歷市場競爭的洗禮,也要面對優勝劣汰。但我們必須要看到,實體書店和圖書對于社會的另一層意義,那就是文化驛站和知識的傳遞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社會成員圖書閱讀率的高低,書店數量的多與少,關乎著整個國家、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書店在這個快節奏、物質化社會里,是不少社會成員獲得人文關懷,汲取精神營養的一個精神驛站,是城市文化內涵的一個符號,一個象征。
具體說到此次扶持的措施,我們也要強調,盡管書店很難,但政府的高調扶持不意味著書店可以總是“以難說事”,歸根到底,政府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為實體書店發展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氛圍和環境,實體書店要想突圍,必須從自身做起,努力在市場競爭中找準自己定位,給自己創造符合自身的發展空間,這才是核心所在,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讀者希望看到的,更是社會需要的。
- 相關新聞:
- ·李國慶呼吁給網上書店減稅 2013.07.19
- ·傳統書店衰落 快書包創始人將關閉線下業務 2013.07.16
- ·紙老虎書店欲關門 最多再撐3個月 2013.07.05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