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D打印需要制定技術發展路線圖
2013-05-29 13:50 來源:《中國科學報》 責編:錢瑩
- 摘要:
- 3D打印將給中國制造業帶來什么影響?我國又將如何面對這些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院長盧秉恒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表示,我國制造業目前正缺少3D打印技術這個牛鼻子,而我國3D打印技術需要制定發展路線圖。
【CPP114】訊:3D打印將給中國制造業帶來什么影響?我國又將如何面對這些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院長盧秉恒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表示,我國制造業目前正缺少3D打印技術這個牛鼻子,而我國3D打印技術需要制定發展路線圖。
3D打印技術指根據計算機里的3D模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進行多層疊加,在較短的時間內“打印”出3D實物。與傳統制造技術相比,3D打印技術能節省大量時間和人力。
據盧秉恒介紹,3D打印技術在中國的起步時間并不晚,在醫學使用方面,已經實現了基本的骨骼打印。
“中國從1993年、1994年開始做3D打印技術,而美國是從1986年、1987年開始做的,中國只晚了幾年。”他認為,中國的3D打印技術實際上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落后于歐美,而落后的原因并不是研發時間晚了幾年。
“美國企業介入3D打印領域的數量多、研發實力強,我們當時只是幾所大學在搞研發,沒有創新力和產業鏈,技術研發集中在設備上,沒有與之配套的材料和軟件,各家都是單打獨斗。”盧秉恒表示,國內企業在研發上投入少、底子薄、資金少,制約了研發投入。此外,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夠。
同時,國內3D打印技術雖然科研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在工藝裝備、工程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此,盧秉恒認為,我國3D打印技術需要制定技術發展路線圖,規劃基礎研究、產業化、工程應用的發展路線,從而使其真正產業化。
“在我國,3D打印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它與創新緊密相關。”盧秉恒說,3D打印的一大特點是“所想即所得”,只要能在電腦里設計出三維模型,3D打印機就能幫你實現。“這可大大縮短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幫助中國企業從制造走向創造。”
“3D打印技術是解決個性化需求的一種技術。”盧秉恒認為這一點對中國特別重要,中國制造能力已經很強,比如我國鋼鐵產量世界最大,但相關個性化產品總是開發不出來。
“中國企業家以前都是注重大批量、市場面大的產品,以量取勝,不注意個性化需求和高端產品開發。”盧秉恒說,這導致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造成環境惡化,發展不可持續。
“我們需要創新科研機制,現在幾所院校都在各自領域研發自己的東西,設備要自己設計,軟件要自己開發,材料要自己去弄,工藝要自己研究,都很費勁,發展很慢。”盧秉恒認為,相關大學和研發機構應該合理分工,相互補充。
除了科研機構的單打獨斗,國內3D打印技術還面臨打印材料短缺的難題。例如,打印材料——光面樹脂。據盧秉恒介紹,這一原料在國內的研發異常艱難。原料研發時間長,一些材料的配比難以掌握,實驗需要的材料要從國外進口。
為此,盧秉恒特別建議,像3D打印技術這種基礎性強、前沿性強的技術,國家應加大對作此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同時支持企業介入研發。
- 相關新聞:
- ·“草根兒”自制3D打印機 輕松玩轉哨子等小物件 2013.05.28
- ·3D打印機在上海圖書館安家 2013.05.28
- ·3D打印機將抵太空 可打印空間站30%零部件 2013.05.28
- ·3D打印“氣管”成功拯救美國男嬰生命 2013.05.2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