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節后“用工荒” 企業亟需轉型升級
2013-02-27 14:01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江佳
- 摘要:
- 春節過后,“用工荒”再度來襲。目前,在中國勞動力的短缺已不僅僅是珠三角、長三角企業面臨的問題,而是有蔓延全國之勢。
【CPP114】訊:春節過后,“用工荒”再度來襲。目前,在中國勞動力的短缺已不僅僅是珠三角、長三角企業面臨的問題,而是有蔓延全國之勢。廣東、江蘇、北京、河北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用工荒”,深圳用工缺口達到20萬人。專家指出,生育率的下降、大學擴招以及經濟增長模式是造成“用工荒”的主要原因。如果企業不轉變觀念,盡快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這一問題或將長期存在。
元宵節過后,不少企業和用人單位又遭遇了“用工荒”困局。在中國東部的用工大省江蘇省,面臨著幾十萬人的招工缺口。記者從揚州市開發區了解到,目前園區不少企業急需用工。去年年底,受多種因素影響,揚州市開發區不少企業因訂單減少幾乎不招人,進入新年以來,宏觀形勢向好,不少企業在手訂單增多,對勞動用工需求也急劇增加。揚州市開發區經發局副局長王大慶介紹說,很多企業的用工缺口都在1000人左右。
“有訂單感覺就缺人。流動性比較大,有好多人回去就不愿回來。企業也有一些措施,如年終獎先發一半,回來再拿另一半。這時候都在換工作,最穩定的能達90%,不穩定的至少要跑掉20%,即使百分之十幾也不少人,因為有的有上千人。”
在廣東省,隨著今年經濟進一步企穩緩升,加上大量異地務工人員返鄉過節,企業用工節后缺口峰值達100多萬人。以深圳市為例,目前深圳缺口約為20萬人,結構性缺工矛盾依然突出,服務業、制造業等行業缺工嚴重。記者在深圳農民工就業服務中心看到,300多個企業招聘攤位幾乎近一半無人問津。一家餐飲企業的招聘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在這里招了好幾天工,總共才簽訂了8個求職意向。
近年來,隨著年輕勞動力的減少,“用工荒”的問題不僅出現在東南沿海,內陸省市也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勞動力短缺的窘境。元宵節剛過,記者來到北京市人才市場雍和宮分部,8點半一開門,已有招聘者在這等候,而前來應聘的人卻門口羅雀。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應聘者,他們期待的薪金多在3000元以上,并希望新的工作能帶來一技之長。
“我是今年剛到北京,心里還沒一定注意,我在人才市場看看再說吧。像我這個年齡比較傾向于鋪工工人,(月薪希望)大概3000塊錢。”
“要么找一個能學技術的工作,要么找一個能掙錢的工作,(希望月薪)3000多元。現在(工作既)也好找也不好找。”
而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市人才市場的展位上,薪資在3000元以上的非技術性崗位并不多見,多為2000多元左右,這與應聘者的心理預期有著不小的差距。
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認為,當前“用工荒”問題主要是指年輕勞動力的短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實這個‘用工荒’其實還是缺年輕的、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我們二十幾年前生育率一直下降得比較快,每年出生人數都比上一年要少,這個使勞動力的供應變得少了。第二個原因從98年到現在大學每年都大規模的擴招,進入體力勞動市場的人當然就變得少了。一方面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短缺,另一方面,大量富余的找不到工作的是我們的大學畢業生。第三個原因,是我們的經濟增長模式造成的。30年前我們的勞動供應特別充分,現在這些產業還延續這些模式,勞動力供應又不像幾十年前那么充分,那個時代不存在,現在當然感覺勞動力短缺,找不到人了。當然,現在工資也比較低。”
翟振武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及適齡勞動力的減少,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矛盾可能將長期存在。作為需求方,企業應加快轉型升級,為勞動者提供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工作條件。政府部門也應從宏觀的角度以多種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對中國勞動力結構性矛盾進行調整。
元宵節過后,不少企業和用人單位又遭遇了“用工荒”困局。在中國東部的用工大省江蘇省,面臨著幾十萬人的招工缺口。記者從揚州市開發區了解到,目前園區不少企業急需用工。去年年底,受多種因素影響,揚州市開發區不少企業因訂單減少幾乎不招人,進入新年以來,宏觀形勢向好,不少企業在手訂單增多,對勞動用工需求也急劇增加。揚州市開發區經發局副局長王大慶介紹說,很多企業的用工缺口都在1000人左右。
“有訂單感覺就缺人。流動性比較大,有好多人回去就不愿回來。企業也有一些措施,如年終獎先發一半,回來再拿另一半。這時候都在換工作,最穩定的能達90%,不穩定的至少要跑掉20%,即使百分之十幾也不少人,因為有的有上千人。”
在廣東省,隨著今年經濟進一步企穩緩升,加上大量異地務工人員返鄉過節,企業用工節后缺口峰值達100多萬人。以深圳市為例,目前深圳缺口約為20萬人,結構性缺工矛盾依然突出,服務業、制造業等行業缺工嚴重。記者在深圳農民工就業服務中心看到,300多個企業招聘攤位幾乎近一半無人問津。一家餐飲企業的招聘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在這里招了好幾天工,總共才簽訂了8個求職意向。
近年來,隨著年輕勞動力的減少,“用工荒”的問題不僅出現在東南沿海,內陸省市也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勞動力短缺的窘境。元宵節剛過,記者來到北京市人才市場雍和宮分部,8點半一開門,已有招聘者在這等候,而前來應聘的人卻門口羅雀。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應聘者,他們期待的薪金多在3000元以上,并希望新的工作能帶來一技之長。
“我是今年剛到北京,心里還沒一定注意,我在人才市場看看再說吧。像我這個年齡比較傾向于鋪工工人,(月薪希望)大概3000塊錢。”
“要么找一個能學技術的工作,要么找一個能掙錢的工作,(希望月薪)3000多元。現在(工作既)也好找也不好找。”
而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市人才市場的展位上,薪資在3000元以上的非技術性崗位并不多見,多為2000多元左右,這與應聘者的心理預期有著不小的差距。
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認為,當前“用工荒”問題主要是指年輕勞動力的短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實這個‘用工荒’其實還是缺年輕的、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我們二十幾年前生育率一直下降得比較快,每年出生人數都比上一年要少,這個使勞動力的供應變得少了。第二個原因從98年到現在大學每年都大規模的擴招,進入體力勞動市場的人當然就變得少了。一方面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短缺,另一方面,大量富余的找不到工作的是我們的大學畢業生。第三個原因,是我們的經濟增長模式造成的。30年前我們的勞動供應特別充分,現在這些產業還延續這些模式,勞動力供應又不像幾十年前那么充分,那個時代不存在,現在當然感覺勞動力短缺,找不到人了。當然,現在工資也比較低。”
翟振武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及適齡勞動力的減少,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矛盾可能將長期存在。作為需求方,企業應加快轉型升級,為勞動者提供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工作條件。政府部門也應從宏觀的角度以多種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對中國勞動力結構性矛盾進行調整。
- 相關新聞:
- ·富士康暫停招工:訂單下滑還是機器人計劃? 2013.02.27
- ·廣州節后用工或有11萬缺口 印企招工難 2013.02.25
- ·關注節后用工 江蘇造紙及印刷業招工需求下降 2013.02.21
- ·跟進報道:深圳中大印刷廠四千人罷工事件 2013.01.1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