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成:2011年北京地區書刊印刷產業狀態
2012-03-23 08:51 來源:必勝 責編:王岑
- 摘要:
- 在3月21日召開的北京質量協會印刷分會(北京印刷質協)2012年工作會議上,協會理事長通報了2011年度北京地區書刊印刷產業的狀態,并通過成功案例呼吁傳統印刷企業要明確定位,通過先進技術手段、精細化管理,做出特色,做大做強。
【CPP114】訊:在3月21日召開的北京質量協會印刷分會(北京印刷質協)2012年工作會議上,協會理事長通報了2011年度北京地區書刊印刷產業的狀態,并通過成功案例呼吁傳統印刷企業要明確定位,通過先進技術手段、精細化管理,做出特色,做大做強。
其中超億元企業增加1家達到17家,超億元企業完成總生產產值為37.4億,占北京地區書刊印刷總產值的36.4%。銷售5000萬以上的企業有26家,3000萬以上的企業22家,2000萬以上的37家。銷售在2000萬以上的企業總數為102家,總產值為73.1億。2000萬以下的企業數量為571家,銷售產值29個億。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北京地區規模效益企業在逐年增長,集聚效益明顯。銷售產值前三甲為盛通股份,4.7億;華聯印刷,4.2億;利豐雅高3.7億。今年新增的超億元企業為一家民營企業——博海升印刷,2010年這家企業的產值不過7000萬,2011年一舉突破億元大關,成為北京印刷業的一匹黑馬。
集聚效益上升的同時,也能看出在某些細分市場領域,有幾家企業獨大瓜分市場的趨勢。如彩色期刊領域,北京共有700多種彩刊,基本由5-6家企業完成印刷,主要集中在盛通、華聯、利豐雅高、國彩等。雖然整個行業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但這些企業仍在持續投入擴大規模,如2012年華聯新投資一臺商業輪轉,利豐雅高投資一臺八色平張印刷機和商業輪轉印刷機,這些大型企業的規模將越來越大。這類企業普遍認為,雖受IT、手機、網絡圖書的沖擊,但每年彩刊的廣告費仍維持在60億元高位,彩刊的印刷需求量不會下滑。
第二,小規模印刷企業生存相對比較艱難。工業銷售產值在2000萬以下的500多家印刷企業的生存相對比較困難。他們多半仍采取低價競爭的策略,價格低,產品質量卻無法得到保證,利潤率也非常低,甚至沒有利潤。供求雙方的利益均得不到保障。面對不斷攀升的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這些企業步履為艱。北京地區的散小弱的問題依然是要未來突出解決的矛盾,要么整合要么調整,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要想解決散小弱的問題,傳統印刷企業需轉換經營模式,從粗框經營向集約精細化經營轉變,用高新技術替代傳統落后產能,采用結構調整開拓新的市場,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更好的生機。
六大案例給印企以借鑒做出特色
企業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沒有特色沒有魅力,要讓客戶離不開。以下是北京地區一些優秀的印刷企業采取的策略:
案例一:在北京有這樣一家數碼印刷企業,其前身是一家數碼快印門店,利潤低薄。在過去8、9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轉變模式,目前形成了以外包服務的模式向大型企業事業單位提供文印輸出服務。2011年的銷售產值達到1.7億元人民幣。因為定位準確,其在某大廈中的一間200平方米的快印中心,只有15名員工,全年就可產出600萬的產值。雖然他們的數碼設備并不尖端,但因為摸清市場需求,做出自身的特色,發展速度很快。
其中超億元企業增加1家達到17家,超億元企業完成總生產產值為37.4億,占北京地區書刊印刷總產值的36.4%。銷售5000萬以上的企業有26家,3000萬以上的企業22家,2000萬以上的37家。銷售在2000萬以上的企業總數為102家,總產值為73.1億。2000萬以下的企業數量為571家,銷售產值29個億。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北京地區規模效益企業在逐年增長,集聚效益明顯。銷售產值前三甲為盛通股份,4.7億;華聯印刷,4.2億;利豐雅高3.7億。今年新增的超億元企業為一家民營企業——博海升印刷,2010年這家企業的產值不過7000萬,2011年一舉突破億元大關,成為北京印刷業的一匹黑馬。
集聚效益上升的同時,也能看出在某些細分市場領域,有幾家企業獨大瓜分市場的趨勢。如彩色期刊領域,北京共有700多種彩刊,基本由5-6家企業完成印刷,主要集中在盛通、華聯、利豐雅高、國彩等。雖然整個行業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但這些企業仍在持續投入擴大規模,如2012年華聯新投資一臺商業輪轉,利豐雅高投資一臺八色平張印刷機和商業輪轉印刷機,這些大型企業的規模將越來越大。這類企業普遍認為,雖受IT、手機、網絡圖書的沖擊,但每年彩刊的廣告費仍維持在60億元高位,彩刊的印刷需求量不會下滑。
第二,小規模印刷企業生存相對比較艱難。工業銷售產值在2000萬以下的500多家印刷企業的生存相對比較困難。他們多半仍采取低價競爭的策略,價格低,產品質量卻無法得到保證,利潤率也非常低,甚至沒有利潤。供求雙方的利益均得不到保障。面對不斷攀升的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這些企業步履為艱。北京地區的散小弱的問題依然是要未來突出解決的矛盾,要么整合要么調整,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要想解決散小弱的問題,傳統印刷企業需轉換經營模式,從粗框經營向集約精細化經營轉變,用高新技術替代傳統落后產能,采用結構調整開拓新的市場,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更好的生機。
六大案例給印企以借鑒做出特色
企業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沒有特色沒有魅力,要讓客戶離不開。以下是北京地區一些優秀的印刷企業采取的策略:
案例一:在北京有這樣一家數碼印刷企業,其前身是一家數碼快印門店,利潤低薄。在過去8、9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轉變模式,目前形成了以外包服務的模式向大型企業事業單位提供文印輸出服務。2011年的銷售產值達到1.7億元人民幣。因為定位準確,其在某大廈中的一間200平方米的快印中心,只有15名員工,全年就可產出600萬的產值。雖然他們的數碼設備并不尖端,但因為摸清市場需求,做出自身的特色,發展速度很快。
- 相關新聞:
- ·怎樣解決書刊印刷產能過剩探討分析 2012.02.24
- ·弱小書刊印企轉型中尋求突圍 2012.02.23
- ·數字化印刷工作流程應用中的問題與思考 2012.02.20
- ·追求效益時代 五招教您選擇合適印刷廠 2012.02.2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