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中華書局百年之際:出版物上的追求與貢獻
2012-03-21 09:21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一部中華書局出版史,記載了多少作者、編者、出版者為書香永駐共同擔當的佳話,留下了多少為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相挽前行的剪影。百年中,幾代文化大家,或受聘來局,或特約著述,將才智乃至畢生心血澆灌中華書局的繁茂之林。
寫在出版物上的追求與貢獻
一百年了,中華書局宣言書中說到的那套教科書還在。實物上,積滿歲月的滄桑;記憶里,書香依然綿長。
這套編撰于清王朝風雨飄搖之時的教科書,集中體現了陸費逵超人的眼光、膽識與追求。中華民國成立后,這套適合共和政體需要、體現先進教育思想的中小學教科書,迅速風行全國,奠定了中華書局在近代中國出版業的地位,也成為中華書局百年基業的柱石。25年間,其不斷修訂重編,流布范圍從中國大陸延至東南亞國家華僑學校。
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先生從開始接受現代化的啟蒙教育之日起,就和中華書局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是在‘五四’運動之后的一年,從鄉村到縣城中進入高等小學的。這所小學中師資的質量并不甚好,但所用課本則全部都是中華書局編印的‘新式中華教科書’。這些教科書使我的耳目一新,擴展了我的視野,也開拓了我的思路。例如,這時我才知道世上的偉大人物并不只是堯舜三王、周公、孔子、孟子、朱熹等人,而英國的物理學家牛頓、生物學家達爾文,以及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美國的首任總統華盛頓等人,也同樣是一些偉大人物……”
一百年后,學者葛兆光談到中華書局的歷史作用時說:“從1894年到1911年間,影響知識分子和整個社會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現代出版的出現,其與報刊一同形成了另外一套知識生產的系統,推動了中國從封建帝國向共和的轉變,其中以改變了中國人整個知識結構的教科書影響最大,教科書是新知識深入到一般民眾的很重要的途徑。將中華書局存在的意義放到這樣的大背景下來看,我們可以說,它是整個社會變化的一個重要推動力量。”
從教科書發端,中華書局在它的出版物中,體現著堅持進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方向!吨腥A大字典》總結吸收了《康熙字典》出版以來二百余年文字學的研究成果,是辛亥革命后最早的一部重要辭書;經百余人先后二十年努力編纂完成的《辭!罚钱敃r我國唯一一部綜合型大型辭書;此外,中華書局還最早以現代排印方式整理出版了大型古籍叢書《四部備要》等許多重要古籍。
“梯航學海通今古,鼓扇雄風邁宋唐”(郭沫若語)。1958年,中華書局被確定為整理出版古籍的專業機構。從此,中華書局以《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的校點整理為代表的古籍整理,《永樂大典》、《文苑英華》、《太平御覽》、《全唐詩》、《甲骨文合集》等大型圖書的整理編纂,近年《天一閣藏明鈔本天圣令校證》、《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敦煌經部合集》、《中華民國史》等重要史料、學術著作的出版乃至文史哲普及讀物的策劃編輯,奠定了在學術界文化界的歷史地位,履行著一脈相承的文化擔當。
2006年,在“二十四史”和《清史稿》點校整理本開始刊行近半個世紀后,中華書局提出啟動修訂工程,立刻引起了廣泛而積極的反響。上世紀60年代進行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點校整理,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和關懷,經范文瀾、吳晗與金燦然認真籌劃,由中華書局組織實施,全國百余位文史專家歷時二十年完成,這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對中華文化傳承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2007年,修訂工程啟動,全國數十家高校、二百余位學者參與其中。工程被列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點規劃,并得到國家出版基金的重點支持。
當年出師時的悲壯歷歷在目:任繼愈先生抱病出任總修纂,年已96歲的何茲全先生甘當一名搖旗吶喊的“小卒”。時年94的王鍾翰先生說,修訂“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沒有了”。住在醫院里的季羨林先生寫來的信熱情洋溢: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中華書局的修訂版“二十四史”出版之日,就是古籍整理與出版的黃鐘大鳴而特鳴之時,也是慶賀中華書局百歲華誕的二十四聲禮炮齊鳴之時。
此刻,禮炮齊鳴時,諸先生卻已先后離去,惟有他們留下的話語依然滾燙,惟有陸續來到讀者面前的新修書卷墨香襲人。
一個世紀,中華書局對這個時代的貢獻令人矚目。“環堵半是中華書”豈僅是學人書房的風景?“中華書局給了在文化沙漠中的我們一個文化中國”,長于臺灣,在西方哲學中結識了尼采,又輾轉回到莊子世界的陳鼓應這樣感悟。對于學者李學勤,中華書局有著特殊的意味:“研究和教學,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蓬勃發展的古文字學研究,無論是內容的出版,還是學科的組織工作,都離不開中華書局,中華書局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南京大學最近完成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也作出評價,在全國近500家出版社中,中華書局各學科圖書學術影響綜合排名位居第二,其中歷史學、民族學、中國文學等四個學科名列第一,考古學、語言學等四個學科名列第二。
比中華書局年輕十歲的著名學者馮其庸道出了社會共識:“近百年來,中華書局為繼承、維護、發揚祖國的傳統文化,起到了無可估量的作用。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是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有孔子、屈原、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思想文化圣哲和英雄豪杰。他們筑成的精神長城,現代主要是由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機構傳承下來的,這些出版機構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近百年來中國的杰出人物,幾乎都讀過中華書局出版的書。”
一百年了,中華書局宣言書中說到的那套教科書還在。實物上,積滿歲月的滄桑;記憶里,書香依然綿長。
這套編撰于清王朝風雨飄搖之時的教科書,集中體現了陸費逵超人的眼光、膽識與追求。中華民國成立后,這套適合共和政體需要、體現先進教育思想的中小學教科書,迅速風行全國,奠定了中華書局在近代中國出版業的地位,也成為中華書局百年基業的柱石。25年間,其不斷修訂重編,流布范圍從中國大陸延至東南亞國家華僑學校。
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先生從開始接受現代化的啟蒙教育之日起,就和中華書局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是在‘五四’運動之后的一年,從鄉村到縣城中進入高等小學的。這所小學中師資的質量并不甚好,但所用課本則全部都是中華書局編印的‘新式中華教科書’。這些教科書使我的耳目一新,擴展了我的視野,也開拓了我的思路。例如,這時我才知道世上的偉大人物并不只是堯舜三王、周公、孔子、孟子、朱熹等人,而英國的物理學家牛頓、生物學家達爾文,以及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美國的首任總統華盛頓等人,也同樣是一些偉大人物……”
一百年后,學者葛兆光談到中華書局的歷史作用時說:“從1894年到1911年間,影響知識分子和整個社會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現代出版的出現,其與報刊一同形成了另外一套知識生產的系統,推動了中國從封建帝國向共和的轉變,其中以改變了中國人整個知識結構的教科書影響最大,教科書是新知識深入到一般民眾的很重要的途徑。將中華書局存在的意義放到這樣的大背景下來看,我們可以說,它是整個社會變化的一個重要推動力量。”
從教科書發端,中華書局在它的出版物中,體現著堅持進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方向!吨腥A大字典》總結吸收了《康熙字典》出版以來二百余年文字學的研究成果,是辛亥革命后最早的一部重要辭書;經百余人先后二十年努力編纂完成的《辭!罚钱敃r我國唯一一部綜合型大型辭書;此外,中華書局還最早以現代排印方式整理出版了大型古籍叢書《四部備要》等許多重要古籍。
“梯航學海通今古,鼓扇雄風邁宋唐”(郭沫若語)。1958年,中華書局被確定為整理出版古籍的專業機構。從此,中華書局以《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的校點整理為代表的古籍整理,《永樂大典》、《文苑英華》、《太平御覽》、《全唐詩》、《甲骨文合集》等大型圖書的整理編纂,近年《天一閣藏明鈔本天圣令校證》、《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敦煌經部合集》、《中華民國史》等重要史料、學術著作的出版乃至文史哲普及讀物的策劃編輯,奠定了在學術界文化界的歷史地位,履行著一脈相承的文化擔當。
2006年,在“二十四史”和《清史稿》點校整理本開始刊行近半個世紀后,中華書局提出啟動修訂工程,立刻引起了廣泛而積極的反響。上世紀60年代進行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點校整理,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和關懷,經范文瀾、吳晗與金燦然認真籌劃,由中華書局組織實施,全國百余位文史專家歷時二十年完成,這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對中華文化傳承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2007年,修訂工程啟動,全國數十家高校、二百余位學者參與其中。工程被列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點規劃,并得到國家出版基金的重點支持。
當年出師時的悲壯歷歷在目:任繼愈先生抱病出任總修纂,年已96歲的何茲全先生甘當一名搖旗吶喊的“小卒”。時年94的王鍾翰先生說,修訂“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沒有了”。住在醫院里的季羨林先生寫來的信熱情洋溢: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中華書局的修訂版“二十四史”出版之日,就是古籍整理與出版的黃鐘大鳴而特鳴之時,也是慶賀中華書局百歲華誕的二十四聲禮炮齊鳴之時。
此刻,禮炮齊鳴時,諸先生卻已先后離去,惟有他們留下的話語依然滾燙,惟有陸續來到讀者面前的新修書卷墨香襲人。
一個世紀,中華書局對這個時代的貢獻令人矚目。“環堵半是中華書”豈僅是學人書房的風景?“中華書局給了在文化沙漠中的我們一個文化中國”,長于臺灣,在西方哲學中結識了尼采,又輾轉回到莊子世界的陳鼓應這樣感悟。對于學者李學勤,中華書局有著特殊的意味:“研究和教學,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蓬勃發展的古文字學研究,無論是內容的出版,還是學科的組織工作,都離不開中華書局,中華書局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南京大學最近完成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也作出評價,在全國近500家出版社中,中華書局各學科圖書學術影響綜合排名位居第二,其中歷史學、民族學、中國文學等四個學科名列第一,考古學、語言學等四個學科名列第二。
比中華書局年輕十歲的著名學者馮其庸道出了社會共識:“近百年來,中華書局為繼承、維護、發揚祖國的傳統文化,起到了無可估量的作用。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是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有孔子、屈原、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思想文化圣哲和英雄豪杰。他們筑成的精神長城,現代主要是由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機構傳承下來的,這些出版機構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近百年來中國的杰出人物,幾乎都讀過中華書局出版的書。”
- 相關新聞:
- ·??????????????????? 2012.01.04
- ·中華書局:歲月有波瀾 書香無間斷 2011.12.30
- ·出版三巨頭商討回歸落戶上海事宜 2011.12.14
- ·書展調查:購買文學類書籍占65% 2011.08.2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