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中國酒行業發展引導酒包裝變化10年縮影
2005-09-21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ge yan
幾十年來,酒行業的發展引導著酒包裝的變化,酒包裝從簡至繁、再從復雜回歸到簡約。業內專家分析認為,2005年將是中國酒包裝發展的“轉折點”。在走訪了全國近百家企業、128位包裝設計師,翻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基礎上,意以此篇濃縮酒包裝的演化歷程。
早年:普通紙包裹到灰卡紙、白卡紙包裝
計劃經濟時代,酒由國家統一調控,供不應求,生產企業普遍沒有營銷意識。當時酒的外包裝十分簡陋,只是用牛皮紙或報紙簡單包裹進行銷售,逐漸地才發展到使用灰卡紙、白卡紙包裝盒,并印制山水圖案及簡單文字,這在當時基本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1993—1998:造型、結構差異化創新,金卡紙及燙金、擊凸、銅雕等新工藝大量使用
1993 年之后,酒行業步入快車道,以孔府家和孔府宴以及秦池為代表的魯酒,以張弓、林河等為代表的豫酒,以種子、雙輪為代表的皖酒等一大批名酒迅速崛起。名酒的發展促使包裝創新加快,許多企業認識到,包裝作為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品占領市場的決定因素之一。一些名酒開始率先創新,孔府家研發了異型瓶、陶瓶等內包裝;外包裝高檔化走勢體現在金卡紙作為包裝材料被大量使用。
另外,洋酒在國內興起后,其新穎的包裝對業內震動較大。洋酒各式各樣的外包裝促使我國傳統白酒業在包裝上開始改進。當時白酒包裝相對單一、簡陋,與洋酒相比顯得很“土”;洋酒則靠其精美包裝吸引了眾多國人的眼球。自此,中國白酒開始借鑒國外的先進設計,在酒的商標、包裝、瓶蓋、容器設計等方面進行開發,出現燙金、擊凸等新工藝以及堪稱經典的“銅雕”風格。1996年,陳小明先生在參照洋酒包裝的基礎上創造了“銅雕”傳統文化風格,以鴨溪酒包裝為代表,成為當時酒包裝的新潮流。當年,許多優秀的酒包裝極具厚重質感和視覺沖擊力。
1995年年底,河南張弓酒把銷售勢頭強勁的原因歸為三個特色,其中之一就是包裝實現了從色彩、內容到款式力求別出心裁,并設計出了適應不同消費地區、不同消費層次的包裝,有力地促進了銷售。二名酒群體成為包裝變革的重要力量,到1998年,國內酒市場可用“一流包裝、二流價格、三流質量”來形容。資料顯示,當時有部分企業認為營銷就是“包裝大戰”,造成酒與包裝的成本投入為“倒三七”的比例,許多白酒包裝呈現出高檔大氣之勢。
1999—2000:行業危機迫使包裝開始注重內涵、防偽性
“秦池現象”、“山西朔州假酒案”等一系列行業危機使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日趨成熟,品牌意識增強,對白酒的選擇變得謹慎,加上生產許可證制度、廣告費稅后透支等風暴的連續沖擊,致使1999年到2000年的白酒競爭出現了新的特點,開始由低層次的包裝戰、價格戰轉為高層次的追求包裝內涵、防偽性及產品質量的品牌包裝大戰。
2001—2002:高端酒開發熱潮,文化與包裝完美結合,包裝材料再次升級
2001 年白酒業消費稅計稅辦法調整后,許多大型國有白酒企業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在低檔產品沒有利潤,中檔產品利潤難以應付市場終端費用的情況下,一些大企業不惜代價j中向利潤較大的高端市場,因此對能夠符合高端酒形象的包裝需求增加。包裝材料升級,高密度板(灰板紙、中纖板)、仿紅木板出現。此外,中國設計師對自己民族的東西越來越自信,不斷將歷史文化藝術與今天的時代需求相結合。2001年,成都陳小林先生主設計開發的“水井坊”酒包裝面世,在白酒界掀起了單支禮盒酒的狂潮。錦上添花、長城葡萄酒、香格里拉·藏秘、黃酒王寶和、和酒等包裝讓傳統古老的中國文化在現代重放異彩,同時更使自己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3—2005競爭加劇帶來更多機會、酒包裝飛速升級創新
白酒競爭加劇迫使包裝技術、材料升級換代,局部過光、過油、七彩、彩沖、仿水晶盒等技術、材料不斷與酒包裝結合,2003年8月五糧液集團開始啟用的透明新包裝更加豐富地表達了五糧液的神韻,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紅酒由過去的裸瓶銷售逐漸穿上“外衣”,對外盒、瓶型、瓶標、色彩的創新要求提高,更加注重設計的貨架效果。木盒、異型瓶、絢麗瓶標、中國圖案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紅酒包裝中。此外,中國黃酒作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正毅然崛起,越來越多的黃酒企業聘用廣東的設計公司對產品包裝進行升級;中國文化成為黃酒最適合的“賣點”。面對許多新契機的來臨,2005年將是酒包裝發展、創新的“理性年”。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