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快遞業如何變抱怨為機遇?
2012-02-01 09:27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從目前國內的快遞業發展情況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整體運力基本上能夠滿足消費者正常的需求,但在一些節假日期間,比如“五一”、“十一”,由于許多電商搞促銷活動,都給快遞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CPP114】訊:去年底今年初,快遞業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行業之一。以前從沒被當成一個重點行業的快遞業,突然引人關注起來,有因快遞變慢遞以及郵件損壞丟失而抱怨,有政府有關部門為春節發文要求快遞不能停業,還有快遞業招工信息的暴增以及員工工資的增長。這一切都從不同角度告訴社會,快遞業已不能小瞧,它已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得越來越緊密。
2011年,有兩個行業最火熱,一個是電子商務,一個是快遞業,也可以說電子商務帶火了快遞業。然而,快遞業的現有狀態能否適應突然火爆的市場,能否在新的一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令人關注。
電商帶動快遞業
近兩年來,京東商城、走秀網、凡客這樣的電商企業,發展速度都高達200%~300%,相關機構預測,中國個人消費電子商務市場(包括B2C和C2C),未來五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42%,市場總規模將于2014年達到人民幣1.523萬億元,占國內零售總額的7.2%。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將上升至59.3%,個人用戶總數將達8.12億。
電商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快遞業的發展。經過十多年的血拼,快遞企業已經從作坊式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過渡。去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已達23.4億件。目前,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快遞企業已經達到2000多家,分支機構更多達5000多家,另外還有許多不曾登記的獨自或加盟的私人快遞不知有多少。
由于發展速度過快,面對火熱的市場,快遞的服務一時還難以跟上,出現了許多問題,收到的投訴也更多。尤其是在重大節假日期間,這一情況更加明顯。
跟不上速度
1月27日,在北京一家IT公司上班的朱小姐在京東商城訂購了一款ipad2的保護殼,但直到30日,快遞依然沒有送到。朱小姐是京東商城的“粉絲”,一直對其送貨速度非常信任,一般情況下,頭一天下的訂單,第二天都能到達。她打電話咨詢后得知,原來這次京東將她訂購的產品委托給了另外一家快遞公司,至于為何沒能發貨,京東方面表示不得而知,并道歉,重新將朱小姐的貨物配送到自己的物流體系。1月31日上午,朱小姐如愿以償地收到了快遞。
網購經驗豐富的朱小姐還是幸運的,由于快遞服務跟不上,在春節期間,許多顧客的快遞根本收不到。春節前兩天在淘寶網上購置了許多商品的王先生反映,他訂購的東西到記者截稿時仍然沒有收到。
這當然與一些快遞公司在春節期間歇業有很大關系。
春節期間,由于許多快遞員需要回家過年,快遞公司要想留下更多員工繼續工作,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薪水,這對于利潤本來不高的快遞行業來說,很難做到。
其實,從目前國內的快遞業發展情況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整體運力基本上能夠滿足消費者正常的需求,但在一些節假日期間,比如“五一”、“十一”,由于許多電商搞促銷活動,都給快遞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快遞業申訴量比2010年大幅增加,僅9至11月三個月的申訴量就超過了2010年全年的總數。在申訴中,“快件延誤”最為普遍。
面對消費者的抱怨,快遞企業自身也有一番苦水。以申通為例,目前申通全國網點配置的快遞派件能力是每天350萬~380萬件,而2011年的實際日均量是280萬件,企業的運能還有過剩。但是,一旦電子商務網站搞促銷,尤其是每年的“雙十一”(11月11日)、“雙十二”(12月12日)等時段,申通每天接單量可高達400萬~430萬件,超負荷運營在所難免。
一些電子商務公司也開始組建自己的物流快遞體系,在2011年底的一次頒獎典禮上,記者曾見到京東商城老總劉強東。他遺憾地告訴記者,如果說在創辦京東商城這么多年有什么事情后悔的話,那就是在創立公司之初沒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現在重新補回這一塊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但公司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得這么做。
面臨新的跨越
隨著快遞業的發展速度提升,其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為了能夠保證在春節期間的正常運營,2011年底,中國快遞協會發布《春節法定假日期間快遞服務指導規范》,要求快遞業“歇人不歇業”,春節期間快遞網點收派件服務時間總體不低于6個小時。2011年12月21日,國家郵政局官方網站發布《加強旺季快遞服務督導工作的通知》,要求快遞企業不得擅自停止經營。
這些措施無疑希望通過行政的手段,來解決中國快遞業的服務質量問題。然而,事實證明,這些舉措的效果并不明顯,各家或明或暗采取各種手段“歇人歇業”。畢竟,快遞公司也有著自己的難處。
春節期間經營虧損則是許多快遞企業選擇歇業的主要因素。據介紹,春節假期期間,快遞公司的接單量約為平時的5%~10%,但一些公司超過50%的分揀與輸送設備、車輛、人力等都要留守上崗,員工工資要按規定達到平時的三倍。
據估計,由于經營成本大幅提高,一些較大的快遞企業今年春節假期的虧損額可能高達數千萬元,一些較小的公司可能不得不耗損全年三四個月的利潤。
旺季不堪重負,淡季無奈虧損,已經是中國快遞業的一個突出矛盾。一方面,行業成本不斷增加。除稅收成本外,這幾年的人力、燃油、土地等各方面成本都在增加。另一方面,提價阻力重重,利潤被越攤越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快遞行業的利潤率最高可達30%以上;而至2011年,平均利潤率僅為5%到8%。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的快遞行業已經到了行業洗牌的時候。兼并重組、優勝劣汰,將成為未來幾年快遞業發展的主題。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用將變得更加明顯。但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在制定中國快遞業發展的規劃和規定時,相關部門一定要慎重。在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引導行業資源整合的同時,不能封堵快遞行業的進入門檻,要讓更多的企業有資格進入,促進行業內部的有效競爭;還要防止在這一行業內出現壟斷行為,否則,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消費者,出租車行業和家電零售行業就是前車之鑒。
毫無疑問,在這新一輪洗牌中,快遞企業以往那種一臺桌面、幾部電話、召幾個人就開張的粗獷模式難以適應形勢,隨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快遞業無論是技術裝備、人員素質,還是管理水平都必須全面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上速,優化結構,擴大網絡,提升服務質量,樹立品牌信譽,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1年,有兩個行業最火熱,一個是電子商務,一個是快遞業,也可以說電子商務帶火了快遞業。然而,快遞業的現有狀態能否適應突然火爆的市場,能否在新的一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令人關注。
電商帶動快遞業
近兩年來,京東商城、走秀網、凡客這樣的電商企業,發展速度都高達200%~300%,相關機構預測,中國個人消費電子商務市場(包括B2C和C2C),未來五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42%,市場總規模將于2014年達到人民幣1.523萬億元,占國內零售總額的7.2%。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將上升至59.3%,個人用戶總數將達8.12億。
電商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快遞業的發展。經過十多年的血拼,快遞企業已經從作坊式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過渡。去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已達23.4億件。目前,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快遞企業已經達到2000多家,分支機構更多達5000多家,另外還有許多不曾登記的獨自或加盟的私人快遞不知有多少。
由于發展速度過快,面對火熱的市場,快遞的服務一時還難以跟上,出現了許多問題,收到的投訴也更多。尤其是在重大節假日期間,這一情況更加明顯。
跟不上速度
1月27日,在北京一家IT公司上班的朱小姐在京東商城訂購了一款ipad2的保護殼,但直到30日,快遞依然沒有送到。朱小姐是京東商城的“粉絲”,一直對其送貨速度非常信任,一般情況下,頭一天下的訂單,第二天都能到達。她打電話咨詢后得知,原來這次京東將她訂購的產品委托給了另外一家快遞公司,至于為何沒能發貨,京東方面表示不得而知,并道歉,重新將朱小姐的貨物配送到自己的物流體系。1月31日上午,朱小姐如愿以償地收到了快遞。
網購經驗豐富的朱小姐還是幸運的,由于快遞服務跟不上,在春節期間,許多顧客的快遞根本收不到。春節前兩天在淘寶網上購置了許多商品的王先生反映,他訂購的東西到記者截稿時仍然沒有收到。
這當然與一些快遞公司在春節期間歇業有很大關系。
春節期間,由于許多快遞員需要回家過年,快遞公司要想留下更多員工繼續工作,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薪水,這對于利潤本來不高的快遞行業來說,很難做到。
其實,從目前國內的快遞業發展情況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整體運力基本上能夠滿足消費者正常的需求,但在一些節假日期間,比如“五一”、“十一”,由于許多電商搞促銷活動,都給快遞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快遞業申訴量比2010年大幅增加,僅9至11月三個月的申訴量就超過了2010年全年的總數。在申訴中,“快件延誤”最為普遍。
面對消費者的抱怨,快遞企業自身也有一番苦水。以申通為例,目前申通全國網點配置的快遞派件能力是每天350萬~380萬件,而2011年的實際日均量是280萬件,企業的運能還有過剩。但是,一旦電子商務網站搞促銷,尤其是每年的“雙十一”(11月11日)、“雙十二”(12月12日)等時段,申通每天接單量可高達400萬~430萬件,超負荷運營在所難免。
一些電子商務公司也開始組建自己的物流快遞體系,在2011年底的一次頒獎典禮上,記者曾見到京東商城老總劉強東。他遺憾地告訴記者,如果說在創辦京東商城這么多年有什么事情后悔的話,那就是在創立公司之初沒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現在重新補回這一塊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但公司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得這么做。
面臨新的跨越
隨著快遞業的發展速度提升,其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為了能夠保證在春節期間的正常運營,2011年底,中國快遞協會發布《春節法定假日期間快遞服務指導規范》,要求快遞業“歇人不歇業”,春節期間快遞網點收派件服務時間總體不低于6個小時。2011年12月21日,國家郵政局官方網站發布《加強旺季快遞服務督導工作的通知》,要求快遞企業不得擅自停止經營。
這些措施無疑希望通過行政的手段,來解決中國快遞業的服務質量問題。然而,事實證明,這些舉措的效果并不明顯,各家或明或暗采取各種手段“歇人歇業”。畢竟,快遞公司也有著自己的難處。
春節期間經營虧損則是許多快遞企業選擇歇業的主要因素。據介紹,春節假期期間,快遞公司的接單量約為平時的5%~10%,但一些公司超過50%的分揀與輸送設備、車輛、人力等都要留守上崗,員工工資要按規定達到平時的三倍。
據估計,由于經營成本大幅提高,一些較大的快遞企業今年春節假期的虧損額可能高達數千萬元,一些較小的公司可能不得不耗損全年三四個月的利潤。
旺季不堪重負,淡季無奈虧損,已經是中國快遞業的一個突出矛盾。一方面,行業成本不斷增加。除稅收成本外,這幾年的人力、燃油、土地等各方面成本都在增加。另一方面,提價阻力重重,利潤被越攤越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快遞行業的利潤率最高可達30%以上;而至2011年,平均利潤率僅為5%到8%。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的快遞行業已經到了行業洗牌的時候。兼并重組、優勝劣汰,將成為未來幾年快遞業發展的主題。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用將變得更加明顯。但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在制定中國快遞業發展的規劃和規定時,相關部門一定要慎重。在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引導行業資源整合的同時,不能封堵快遞行業的進入門檻,要讓更多的企業有資格進入,促進行業內部的有效競爭;還要防止在這一行業內出現壟斷行為,否則,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消費者,出租車行業和家電零售行業就是前車之鑒。
毫無疑問,在這新一輪洗牌中,快遞企業以往那種一臺桌面、幾部電話、召幾個人就開張的粗獷模式難以適應形勢,隨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快遞業無論是技術裝備、人員素質,還是管理水平都必須全面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上速,優化結構,擴大網絡,提升服務質量,樹立品牌信譽,實現跨越式發展。
- 相關新聞:
- ·春節期間快遞不得私自停業 電子商務需自建物流 2012.01.27
- ·置辦年貨警惕商家陷阱 注重驗貨別被包裝蒙蔽 2012.01.12
- ·“十二五”快遞業規劃公布:收入有望增1.5倍 2012.01.04
- ·快遞業務大增引發票據印刷企業深思 2011.12.09
- ·快遞單據誰在印刷? 2011.12.08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