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重組“中國膠卷之王”
2011-10-10 08:52 來源:互聯網 責編:王岑
- 摘要:
- “能夠自行制造膠片,猶如能夠制造火箭”。1958年7月1日,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樂凱集團的前身——保定電影膠片制造廠的題詞,似乎昭示了今天的結局。
【CPP114】訊:“能夠自行制造膠片,猶如能夠制造火箭”。1958年7月1日,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樂凱集團的前身——保定電影膠片制造廠的題詞,似乎昭示了今天的結局。
53年之后的2011年9月23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大屏幕上,中國樂凱集團與中國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團的Logo逐漸融合、最終合二為一,標志著樂凱集團正式整體并入航天科技集團,成為后者旗下的全資公司。與樂凱“最小央企”身份一起正式告別的,是紅(樂凱)、黃(柯達)、綠(富士)“三國演義”中的孤軍奮戰;與重組平臺一起迎來的,是強強聯合。
樂凱并沒遠去,只是融入航天科技發展戰略,資源實現優化配置,產業得到融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兩家央企1+1>2,為做強做優、打造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奠定堅實的基礎。
昔日輝煌
作為中國感光工業的排頭兵,樂凱曾經先后創造了中國歷史上100多個“第一”,填補了一個又一個國內空白,創造了無數的輝煌。“樂凱是值得尊敬的企業。二三十年前,樂凱在國內市場與國際膠卷品牌頑強抗爭,孤軍奮戰,使國外企業始終不能獨占中國市場,難以拿走超額利潤。在中國買膠卷比國外便宜得多。”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簽到約儀式上如此評價樂凱昔日的業績。
然而,因數碼成像技術的強勢沖擊,柯達、富士遭受重創,樂凱也未能置身事外。2000年開始,樂凱集團的盈利水平一路下滑,2004到2005年,凈利潤跌幅達7成。目前,膠卷只占到集團營業收入的1%左右。
“從建廠之初,我們就依靠自主創新獲得市場發展的機會。創新能力使我們敢于面對任何困難和挑戰。優勢產品市場的突然萎縮,使我們下決心找出新的增長點。”9月20日,河北保定,中國樂凱集團總部,樂凱集團總經理張建恒向《國企》記者談起這些時,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
樂凱于2005年啟動轉型,在嘗試數碼相機、MP3等消費產品未果后,利用多年積累形成的“涂層、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術,轉向中高檔平板顯示用光學薄膜及其帶涂層的深加工產品,近年來各項經營數據有所回升。“以光學薄膜為主的膜材料已經占到樂凱集團主營收入的19%,利潤占到樂凱同期利潤總額的42%,成為樂凱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樂凱集團新聞發言人朱海河向記者表示,這做樂凱在產品和產業結構方面的摸索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十一五”期間,樂凱將自身的核心技術逐漸轉化為高性能薄膜、數字印刷材料、數碼影像材料、數字醫療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順利介入充滿前途的信息產業,具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樂凱有膜及涂層材料、印刷材料、圖像信息材料、精細化工四大系列100多個產品。正是這一轉型,奠定了樂凱與航天科技集團合作乃至重組的基礎。
重組前傳
因規模偏小且主業邊緣化,樂凱被冠名為“最小央企”。在國資委推動的央企最終精編為80~100家的目標下,樂凱與多家央企有過重組傳聞。
“樂凱推動兼并重組并不是近期才發生的事情,航天科技也不是唯一接觸的對象。當時和很多央企都有接觸。”張建恒告訴記者。
而重組傳聞之中呼聲最高的,就是被稱為“中投二號”的國新公司。
“領導班子對重組的原則進行過探討。當時的結論是一是要選擇與樂凱產業關聯度高、資源互補性強,戰略協同效應好的對象進行重組,二是與其被動等待命運安排,不如自己主動出擊,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一直參與并負責重組事務的樂凱集團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張云飛向記者坦言,“我們選擇了十余家央企進行了溝通交流和考察,其中四五家有實質接觸,有的合同都談了一半。”
實際上,樂凱集團的經營狀況并不像柯達深陷轉型困局。雖然很困難,但集團從未出現虧損,并且得益于膜材料、數字印刷材料、數碼影像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業務的增長,近幾年樂凱集團業績呈上升趨勢,去年各項指標就創十年來最好。張建恒向記者表示:“雖然集團規模比較小,但不是活不下去。尋求重組的主要原因一要落實國資委的央企重組政策,二是著眼于未來,實現技術突破、擴大市場份額、快速擴大產能等都需要大投入,完全靠自身積累,實現突破發展有困難,并且容易錯過發展機遇。”
當然,重組也并不是盲目的。“如果央企重組,沒有協同效應,業務契合點很少,聯系也不緊密,僅僅是人多了,資產規模大了。這不是最佳狀態。”張建恒向記者表示,實現1+1>2,才是樂凱集團想要的結果。
53年之后的2011年9月23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大屏幕上,中國樂凱集團與中國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團的Logo逐漸融合、最終合二為一,標志著樂凱集團正式整體并入航天科技集團,成為后者旗下的全資公司。與樂凱“最小央企”身份一起正式告別的,是紅(樂凱)、黃(柯達)、綠(富士)“三國演義”中的孤軍奮戰;與重組平臺一起迎來的,是強強聯合。
樂凱并沒遠去,只是融入航天科技發展戰略,資源實現優化配置,產業得到融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兩家央企1+1>2,為做強做優、打造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奠定堅實的基礎。
昔日輝煌
作為中國感光工業的排頭兵,樂凱曾經先后創造了中國歷史上100多個“第一”,填補了一個又一個國內空白,創造了無數的輝煌。“樂凱是值得尊敬的企業。二三十年前,樂凱在國內市場與國際膠卷品牌頑強抗爭,孤軍奮戰,使國外企業始終不能獨占中國市場,難以拿走超額利潤。在中國買膠卷比國外便宜得多。”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簽到約儀式上如此評價樂凱昔日的業績。
然而,因數碼成像技術的強勢沖擊,柯達、富士遭受重創,樂凱也未能置身事外。2000年開始,樂凱集團的盈利水平一路下滑,2004到2005年,凈利潤跌幅達7成。目前,膠卷只占到集團營業收入的1%左右。
“從建廠之初,我們就依靠自主創新獲得市場發展的機會。創新能力使我們敢于面對任何困難和挑戰。優勢產品市場的突然萎縮,使我們下決心找出新的增長點。”9月20日,河北保定,中國樂凱集團總部,樂凱集團總經理張建恒向《國企》記者談起這些時,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
樂凱于2005年啟動轉型,在嘗試數碼相機、MP3等消費產品未果后,利用多年積累形成的“涂層、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術,轉向中高檔平板顯示用光學薄膜及其帶涂層的深加工產品,近年來各項經營數據有所回升。“以光學薄膜為主的膜材料已經占到樂凱集團主營收入的19%,利潤占到樂凱同期利潤總額的42%,成為樂凱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樂凱集團新聞發言人朱海河向記者表示,這做樂凱在產品和產業結構方面的摸索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十一五”期間,樂凱將自身的核心技術逐漸轉化為高性能薄膜、數字印刷材料、數碼影像材料、數字醫療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順利介入充滿前途的信息產業,具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樂凱有膜及涂層材料、印刷材料、圖像信息材料、精細化工四大系列100多個產品。正是這一轉型,奠定了樂凱與航天科技集團合作乃至重組的基礎。
重組前傳
因規模偏小且主業邊緣化,樂凱被冠名為“最小央企”。在國資委推動的央企最終精編為80~100家的目標下,樂凱與多家央企有過重組傳聞。
“樂凱推動兼并重組并不是近期才發生的事情,航天科技也不是唯一接觸的對象。當時和很多央企都有接觸。”張建恒告訴記者。
而重組傳聞之中呼聲最高的,就是被稱為“中投二號”的國新公司。
“領導班子對重組的原則進行過探討。當時的結論是一是要選擇與樂凱產業關聯度高、資源互補性強,戰略協同效應好的對象進行重組,二是與其被動等待命運安排,不如自己主動出擊,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一直參與并負責重組事務的樂凱集團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張云飛向記者坦言,“我們選擇了十余家央企進行了溝通交流和考察,其中四五家有實質接觸,有的合同都談了一半。”
實際上,樂凱集團的經營狀況并不像柯達深陷轉型困局。雖然很困難,但集團從未出現虧損,并且得益于膜材料、數字印刷材料、數碼影像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業務的增長,近幾年樂凱集團業績呈上升趨勢,去年各項指標就創十年來最好。張建恒向記者表示:“雖然集團規模比較小,但不是活不下去。尋求重組的主要原因一要落實國資委的央企重組政策,二是著眼于未來,實現技術突破、擴大市場份額、快速擴大產能等都需要大投入,完全靠自身積累,實現突破發展有困難,并且容易錯過發展機遇。”
當然,重組也并不是盲目的。“如果央企重組,沒有協同效應,業務契合點很少,聯系也不緊密,僅僅是人多了,資產規模大了。這不是最佳狀態。”張建恒向記者表示,實現1+1>2,才是樂凱集團想要的結果。
- 相關新聞:
- ·Polyonics推出航空航天領域適用標簽材料 2011.09.27
- ·樂凱集團并入航天科技集團儀式在京舉行 2011.09.26
- ·樂凱膠片集團或將整體并入航天科技集團 2011.09.09
- ·航天科技集團牽手樂凱膠片集團進行戰略合作 2011.01.2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