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業:走“小巨人”之路 做500年企業
2011-09-16 09:30 來源:慧聰印刷網 責編:江佳
- 摘要:
- “做大做強”,這是很多印刷企業的夢想,也是很多企業家的夢想。但在現實中,更多的企業規模的確在不斷地擴大,但是規模“做大”的同時,企業離“做強”的目標卻始終差距遙遠。企業依然無法擺脫激烈的競爭環境,擺脫不了低價競爭的紅海,唯一改變的,只是競爭對手由原來的量級,換成了一批規模更大的企業。
【CPP114】訊:“做大做強”,這是很多印刷企業的夢想,也是很多企業家的夢想。但在現實中,更多的企業規模的確在不斷地擴大,但是規模“做大”的同時,企業離“做強”的目標卻始終差距遙遠。絕大多數企業即便是規模擴大了,企業依然無法擺脫激烈的競爭環境,擺脫不了低價競爭的紅海,唯一改變的,只是競爭對手由原來的量級,換成了一批規模更大的企業。印刷企業究竟怎樣才能擺脫這種尷尬的局面呢?
再談小巨人發展之路
在之前發表的《從東京大轟炸看做專做精的企業發展道路》一文中,筆者提到了日本的“小巨人”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對于印刷企業來說非常值得借鑒,但是走起來卻并不簡單。
其實,在不少人的內心中,對于“小巨人”的提法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特別是一提“小”字就讓人覺得不舒服。這里面其實存在著一個誤區。“小巨人”企業其實是“小”與“巨人”的綜合體,“小”是相對的。“小巨人”企業與全球500強企業這樣體量的巨型企業集團相比肯定是規模小很多。但是,如果能夠稱為“小巨人”企業,那么在同行業中,這樣的企業一定是規模足夠大的,是同業中的“巨人”。
例如,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Wurth”這個名字,但是在螺絲生產行業,這個企業卻是全世界銷售額最高。又如日本的藝卓公司(EIZO),或許只有專業的圖像設計人士才會知道它,但它卻始終占據著高端顯示器市場的頭把交椅。在中國印刷行業影響力風生水起的雅昌集團,但就營業額而言肯定無法與很多國內的印刷企業相比,可單就拍賣圖錄這個產品而言,它卻是絕對的壟斷者。在標簽領域,就在東莞有一家名為SML集團東莞東興商標織繡有限公司的企業,如果不是因為工作的關系,筆者也很難知道這樣一家企業,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沒有太大名氣的企業,卻是全球最大的織嘜標簽生產企業。
從這些例子不難看出,“小巨人”企業其實并不小,在自己服務的領域中,“小巨人”企業更像符合“巨人”的特征,而沒有“小”的感覺。也正因如此,那些“小巨人”型企業中的佼佼者,又被大家冠以“隱形冠軍”的稱號。
做“小巨人”企業的前提是做專業
很久以前采訪時任北大方正集團副總裁的姚秀琛先生,他提到方正在發展過程中曾經遇到過危機。當時正是國內盛行多元化發展的時期,北大方正也是四面出擊、什么都做,從本行的軟件到外延的設備,再到房地產、酒店……用姚秀琛先生的話說就是有點“忘乎所以”。姚秀琛先生總結其結果時用了一句很精辟的話,叫做“伸著手指頭抓,最后什么也抓不到。”之后,重新回到自己的老本行——中文處理、軟件開發上,北大方正才又恢復了元氣和發展的活力,F在與方正的人溝通,他們也依然承認,時任方正集團涉及的面很廣,很多領域的產值也不低,但是企業真正核心的部分依然是中文處理系統和軟件開發。從這個意義上,方正集團中的方正電子其實就是一個中文處理領域的“小巨人”企業,這也是方正最為專業的核心。
任何一個企業,要走“小巨人”發展的道路,先做專業是必然的。只有真正專注于某個領域,企業才有可能在這個領域積累更多的經驗,也才可能對相應的領域有更深入的理解。不做專、難做精,收起“宏大的理想”、聚焦專業領域,企業才可能沿著“小巨人”的方向發展和前進。
做專的概念并不狹隘
這里提到的專業,不是狹隘到具體的工藝,而是以產品為導向的,而且這種產品導向需要有一定的寬度。在保·伯林翰著作、被奉為“小巨人”戰略圣經的《小巨人》一書中,保·伯林翰舉了幾個例子,包括專門“給餐廳和賓館做洗碗機”的Winterhalter公司、占據世界魚類產品加工機械90%的市場的Baader、占有世界節水過濾器85%市場的Brita,這些企業無疑是做專業的典范,而這種專業的概念并非狹隘到某個具體的工藝上面,他們涉足的是一個產品領域,是對整個產品領域的深入研究,F在的“小巨人”企業固然有Wurth公司這樣只做螺絲的企業,但是更多的企業產品會更寬泛。而即便是Wurth公司,如果把螺絲做成系列,做成可以滿足所有領域的需求,那也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絕非產品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
中國印刷行業公認的“小巨人”企業——雅昌集團,拍賣圖錄是其核心產品,以這個核心為導向,雅昌集團在前期攝影、設計、排版、印刷工藝、印刷材料、印后加工、數據庫、知識產權管理等一系列的領域都進行了深入的鉆研,這同樣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不是狹隘的“專業”概念。
做“小巨人”企業需要強大的創新能力支持
幾年前,在日本參觀藝卓公司,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藝卓公司的生產線,而是藝卓公司的研發力量。藝卓公司的總部有兩棟大樓,一新一舊、一高一低。其中新的、高的建筑是藝卓的研發中心,是不讓參觀的;舊的、矮的建筑是生產部門,是藝卓公司允許參觀的。而在這生產大樓里,也有不少屬于研發部門的地盤,真正的生產線,其實只占據了生產大樓的兩層。據藝卓公司陪同參觀的工作人員介紹,藝卓的研發團隊人數也比顯示器組裝生產的人數更多。這樣的研發投入,對于很多國內企業而言是無法想象的。也正是在巨大的研發投入的保證下,使得藝卓成為全球領先的顯示器制造商,使得藝卓成為顯示器這個小領域的“絕對領導者”。
對于Baader、Brita、Wurth這樣的企業,我們或許無從知道這些企業科研與生產的人員比例,但是有一個數字可以說明科研對于“小巨人”企業的重要。根據一項統計,在全球500強企業中,西門子是人均擁有專利數最高的公司,大約每百位員工擁有10項專利;而一些頂級的“小巨人”企業,每百位員工擁有大概30~35項專利,是大公司水平的3~5倍!
而產品創新還不是“小巨人”公司惟一的創新點,更多的企業還在流程的創新、服務的創新方面。依靠強大的創新能力,依靠不斷的創新,“小巨人”企業才能夠從平庸走向神奇。
走“小巨人”發展道路,或許企業無法成為500強企業,但是一定可以成為500年企業!
再談小巨人發展之路
在之前發表的《從東京大轟炸看做專做精的企業發展道路》一文中,筆者提到了日本的“小巨人”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對于印刷企業來說非常值得借鑒,但是走起來卻并不簡單。
其實,在不少人的內心中,對于“小巨人”的提法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特別是一提“小”字就讓人覺得不舒服。這里面其實存在著一個誤區。“小巨人”企業其實是“小”與“巨人”的綜合體,“小”是相對的。“小巨人”企業與全球500強企業這樣體量的巨型企業集團相比肯定是規模小很多。但是,如果能夠稱為“小巨人”企業,那么在同行業中,這樣的企業一定是規模足夠大的,是同業中的“巨人”。
例如,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Wurth”這個名字,但是在螺絲生產行業,這個企業卻是全世界銷售額最高。又如日本的藝卓公司(EIZO),或許只有專業的圖像設計人士才會知道它,但它卻始終占據著高端顯示器市場的頭把交椅。在中國印刷行業影響力風生水起的雅昌集團,但就營業額而言肯定無法與很多國內的印刷企業相比,可單就拍賣圖錄這個產品而言,它卻是絕對的壟斷者。在標簽領域,就在東莞有一家名為SML集團東莞東興商標織繡有限公司的企業,如果不是因為工作的關系,筆者也很難知道這樣一家企業,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沒有太大名氣的企業,卻是全球最大的織嘜標簽生產企業。
從這些例子不難看出,“小巨人”企業其實并不小,在自己服務的領域中,“小巨人”企業更像符合“巨人”的特征,而沒有“小”的感覺。也正因如此,那些“小巨人”型企業中的佼佼者,又被大家冠以“隱形冠軍”的稱號。
做“小巨人”企業的前提是做專業
很久以前采訪時任北大方正集團副總裁的姚秀琛先生,他提到方正在發展過程中曾經遇到過危機。當時正是國內盛行多元化發展的時期,北大方正也是四面出擊、什么都做,從本行的軟件到外延的設備,再到房地產、酒店……用姚秀琛先生的話說就是有點“忘乎所以”。姚秀琛先生總結其結果時用了一句很精辟的話,叫做“伸著手指頭抓,最后什么也抓不到。”之后,重新回到自己的老本行——中文處理、軟件開發上,北大方正才又恢復了元氣和發展的活力,F在與方正的人溝通,他們也依然承認,時任方正集團涉及的面很廣,很多領域的產值也不低,但是企業真正核心的部分依然是中文處理系統和軟件開發。從這個意義上,方正集團中的方正電子其實就是一個中文處理領域的“小巨人”企業,這也是方正最為專業的核心。
任何一個企業,要走“小巨人”發展的道路,先做專業是必然的。只有真正專注于某個領域,企業才有可能在這個領域積累更多的經驗,也才可能對相應的領域有更深入的理解。不做專、難做精,收起“宏大的理想”、聚焦專業領域,企業才可能沿著“小巨人”的方向發展和前進。
做專的概念并不狹隘
這里提到的專業,不是狹隘到具體的工藝,而是以產品為導向的,而且這種產品導向需要有一定的寬度。在保·伯林翰著作、被奉為“小巨人”戰略圣經的《小巨人》一書中,保·伯林翰舉了幾個例子,包括專門“給餐廳和賓館做洗碗機”的Winterhalter公司、占據世界魚類產品加工機械90%的市場的Baader、占有世界節水過濾器85%市場的Brita,這些企業無疑是做專業的典范,而這種專業的概念并非狹隘到某個具體的工藝上面,他們涉足的是一個產品領域,是對整個產品領域的深入研究,F在的“小巨人”企業固然有Wurth公司這樣只做螺絲的企業,但是更多的企業產品會更寬泛。而即便是Wurth公司,如果把螺絲做成系列,做成可以滿足所有領域的需求,那也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絕非產品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
中國印刷行業公認的“小巨人”企業——雅昌集團,拍賣圖錄是其核心產品,以這個核心為導向,雅昌集團在前期攝影、設計、排版、印刷工藝、印刷材料、印后加工、數據庫、知識產權管理等一系列的領域都進行了深入的鉆研,這同樣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不是狹隘的“專業”概念。
做“小巨人”企業需要強大的創新能力支持
幾年前,在日本參觀藝卓公司,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藝卓公司的生產線,而是藝卓公司的研發力量。藝卓公司的總部有兩棟大樓,一新一舊、一高一低。其中新的、高的建筑是藝卓的研發中心,是不讓參觀的;舊的、矮的建筑是生產部門,是藝卓公司允許參觀的。而在這生產大樓里,也有不少屬于研發部門的地盤,真正的生產線,其實只占據了生產大樓的兩層。據藝卓公司陪同參觀的工作人員介紹,藝卓的研發團隊人數也比顯示器組裝生產的人數更多。這樣的研發投入,對于很多國內企業而言是無法想象的。也正是在巨大的研發投入的保證下,使得藝卓成為全球領先的顯示器制造商,使得藝卓成為顯示器這個小領域的“絕對領導者”。
對于Baader、Brita、Wurth這樣的企業,我們或許無從知道這些企業科研與生產的人員比例,但是有一個數字可以說明科研對于“小巨人”企業的重要。根據一項統計,在全球500強企業中,西門子是人均擁有專利數最高的公司,大約每百位員工擁有10項專利;而一些頂級的“小巨人”企業,每百位員工擁有大概30~35項專利,是大公司水平的3~5倍!
而產品創新還不是“小巨人”公司惟一的創新點,更多的企業還在流程的創新、服務的創新方面。依靠強大的創新能力,依靠不斷的創新,“小巨人”企業才能夠從平庸走向神奇。
走“小巨人”發展道路,或許企業無法成為500強企業,但是一定可以成為500年企業!
- 相關新聞:
- ·標簽印刷企業領導座談會在京成功召開 2011.09.16
- ·印刷企業應對電荒有策略 2011.09.14
- ·期待政府給予綠色印刷企業更多資金扶持 2011.09.14
- ·劉學智:中國印刷企業如何應對當前不景氣 2011.09.0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