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力推電子標簽國際標準
2006-07-08 10:00 來源:RFID世界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相關報道指出,最近,國際上三家大型海運商,為了提高運輸效率,共同推出了通用電子標簽,并試圖使其成為國際上的通用標準。這三家公司是新加坡控股的美國APL公司、丹麥的馬斯克集團和日本郵船公司。在國際海運界每年處理的1700萬個集裝箱中,這三家公司占有近30%的份額,為450萬個。在海運界具有較大影響。
在集裝箱上應用通用電子標簽后,如果各國海關部門再配備了相應的讀取器,則可大幅度地提高貨船的通關效率。通常一艘萬噸級貨輪通關需要3天。而采用通用電子標簽后則僅需1天左右時間。除了可提高物流效率,采用通用電子標簽還有助于貨主隨時了解自已貨物所在位置,提高航運管理和安全水平。而港口碼頭的管理部門可用便攜式讀取設備確認貨柜主人和運輸目的地等信息。從事空運的美國聯邦快運公司也準備采用該通用電子標簽。
在2006年5月中旬召開的全球EPC標準化會議上,已決定在貨運中采用這種通用電子標簽。全球EPC是國際上電子標簽的三大標準化組織之一,在物流界具較大影響。全球EPC標準化組織將參照各國海關所要求的通關數據,在今年8月底之前確定詳細的共同信息輸入格式。在確立這一標準的過程中,航空貨運界的美國聯邦快運公司、美國聯合包裹公司、德國DHL公司和從事國際物流的日本通運公司和美國施奈德(Schneider)公司也參與其中。這說明該通用電子標簽,可望在國際物流界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標準。
今年內該通用電子標簽將首先用于日本、美國與香港之間的海運。隨后將擴展至亞洲和歐洲的其他地區和港口。
據國內有關專家介紹,推廣該通用電子標簽的幕后推手是日本通產省。該標簽基于日本采用的Ubiquitous ID標準。日本通產省在取得由美國主導的全球EPC組織的認可后,正緊鑼密鼓地竭力想使該電子標簽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對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IEC18000委員會施加壓力,從而為日本爭得電子標簽的商機和話語權。在2006年6月中旬召開的有169個國家參加的國際關稅組織 (WCO)大會上,日本通產省將通過現場展示和游說,全力敦促與會各國海關采用這種通用電子標簽的讀取設備和聯網設備。該專家稱,我國剛剛發布了電子標簽 (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然而我國電子標簽標準的制定工作一波三折。盡管從2004年初由中國標準化委員會成立電子標簽國家標準工作組而起步,然而因牽涉部門多,主管部門將其推倒重來,2005年12月又成立了新的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直至今天該標準還在研究和制定之中。一些同志為了表示其中的技術含量,將原本通俗易懂的電子標簽又重新稱為專業術語--射頻識別或洋味十足的RFID。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