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國際出版論壇:數字時代出版業路向何方
2011-08-31 08:35 來源:新華社 責編:張招偉
- 摘要:
- 電紙書,網絡文學,手機閱讀……在今天這個數字時代,一個個與閱讀有關的新鮮詞匯不斷沖擊著傳統閱讀方式。統計數字顯示,2010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總產值達到1051億元,數字出版發展已呈現井噴之勢。
【CPP114】訊:電紙書,網絡文學,手機閱讀……在今天這個數字時代,一個個與閱讀有關的新鮮詞匯不斷沖擊著傳統閱讀方式。統計數字顯示,2010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總產值達到1051億元,數字出版發展已呈現井噴之勢。
數字時代,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并存,中國出版業將路向何方?30日舉行的2011北京國際出版論壇將主題定為“數字時代的國際出版業走向”,出版業權威人士圍繞數字出版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數字出版勢不可擋
過去幾年中,國際上面向大眾消費群體的電子書發展十分迅猛。不久前美國發布的數據顯示,電子書占該國整個大眾出版市場的比例在2010年達到了6.4%,3年間已經增長了近13倍。今年5月,亞馬遜宣布其電子書的銷售已經全面超過了包括精裝版和平裝版在內的所有類型印刷書的總和。
中國的情況亦是如此。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論壇作主題演講時介紹,我國國民各類數字媒介閱讀率已達到32.8%,網絡文學用戶數接近兩億,手機出版產值在2010年達到近350億元,并成為數字出版的第一大門類。同時,中國先后建立了9個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集中人才、資金和技術優勢,發展數字出版。
“不管你高興不高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數字出版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柳斌杰說。
面對數字時代,中國出版企業正積極應對機遇與挑戰。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在論壇上介紹,中國出版集團公司迄今已投入2.5億元專項資金扶持數字出版。今年5月,中國數字出版網一期工程上線,可以提供1萬多部電子圖書的在線閱讀、200萬個書目搜索、20萬種圖書樣本展示等內容。
目前,中國科學出版集團已完成1萬多種圖書的數字化,數字化“科學文庫”已上線運行;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著手制定數字出版戰略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數據庫服務模式、網絡平臺模式和在線課程定制模式。
傳統出版優勢尚存
數字化時代,傳統的印刷書還有多大市場?
致力于網絡文學市場化運作的盛大文學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侯小強認為,無論技術發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變化,閱讀的本質總是不會變的。“我個人在選擇閱讀形式的時候,并沒有矛盾感。我用手機上微博,用電紙書看小說,在家里的時候也讀帶著油墨香的紙質圖書。”侯小強說。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則表示,傳統出版企業的核心優勢,是具有豐富優質的內容資源、作者資源和讀者認知度,同時還擁有素質過硬的編輯力量,這些正是傳統出版業發展數字出版的堅實基礎。
中國科學出版集團董事長王津認為,傳統出版企業發展數字出版必須把握好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將內容資源作為出版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要依托內容創新和技術支撐。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總裁李朋義認為,數字出版是未來出版業發展的方向,但是紙質書不會立即退出歷史舞臺,對于傳統出版機構來說,現在仍然擁有充足的時間向數字出版逐步轉型。
其實,數字出版無非是一種強調先進技術的出版,閱讀的主旨并未改變。侯小強說:“現在是出版與閱讀最好的時代,唯獨缺少的是閱讀的時間與心境。技術是服務于人的,只要能幫助人多讀書、讀好書,那就是最好的技術。”
出版標準有待規范
盡管出版業已迎來了數字時代,但出版為讀者服務的方向是永恒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董云虎在論壇主題演講中說,正確應對數字化挑戰,無論是政府、傳統出版業,還是新興的參與者,都要堅持以讀者為中心,超越界別局限,樹立大出版理念、全媒體出版理念,從而推動出版業在數字化軌道上實現新的繁榮發展。
他同時表示:“內容是出版業的核心和基礎,無論是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出版,本質上是內容的表達和傳播。面對數字時代的海量信息,正確的內容、優良的品質對讀者和出版者格外重要。”
譚躍認為,解決好版權問題是數字出版走上成熟的關鍵,同時要建立一個規范的出版市場,而合理的電子圖書定價機制也有助于維護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數字出版市場的惡意競爭。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總裁李朋義表示,數字出版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盈利模式沒有清晰化,文件格式標準沒有統一化,還有內容版權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將阻礙數字出版的發展。
數字出版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仍舊面臨著巨大挑戰。柳斌杰認為,當前,數字出版業發展面臨三大瓶頸:商業模式與產業鏈利益均衡問題;數字版權問題;技術標準問題。
柳斌杰認為,數字出版要攻克難點,突破瓶頸,應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長遠、健康、共贏的商業模式和利益協調機制;二是注重內容創新;三是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四是加快制度標準建設。
“中國出版業將與國際出版業一道,以積極開放的態度和科學務實的精神,推進國際數字出版溝通與合作,為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傳承與傳播作出更大貢獻。”柳斌杰表示。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深圳擬組建華文數字出版中心
國家數字出版云計算中心運營 面向全球服務
數字出版收益監控亟待規范
出版社首付作家數字出版稿費 作家出版社支付百萬
數字時代,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并存,中國出版業將路向何方?30日舉行的2011北京國際出版論壇將主題定為“數字時代的國際出版業走向”,出版業權威人士圍繞數字出版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數字出版勢不可擋
過去幾年中,國際上面向大眾消費群體的電子書發展十分迅猛。不久前美國發布的數據顯示,電子書占該國整個大眾出版市場的比例在2010年達到了6.4%,3年間已經增長了近13倍。今年5月,亞馬遜宣布其電子書的銷售已經全面超過了包括精裝版和平裝版在內的所有類型印刷書的總和。
中國的情況亦是如此。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論壇作主題演講時介紹,我國國民各類數字媒介閱讀率已達到32.8%,網絡文學用戶數接近兩億,手機出版產值在2010年達到近350億元,并成為數字出版的第一大門類。同時,中國先后建立了9個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集中人才、資金和技術優勢,發展數字出版。
“不管你高興不高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數字出版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柳斌杰說。
面對數字時代,中國出版企業正積極應對機遇與挑戰。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在論壇上介紹,中國出版集團公司迄今已投入2.5億元專項資金扶持數字出版。今年5月,中國數字出版網一期工程上線,可以提供1萬多部電子圖書的在線閱讀、200萬個書目搜索、20萬種圖書樣本展示等內容。
目前,中國科學出版集團已完成1萬多種圖書的數字化,數字化“科學文庫”已上線運行;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著手制定數字出版戰略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數據庫服務模式、網絡平臺模式和在線課程定制模式。
傳統出版優勢尚存
數字化時代,傳統的印刷書還有多大市場?
致力于網絡文學市場化運作的盛大文學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侯小強認為,無論技術發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變化,閱讀的本質總是不會變的。“我個人在選擇閱讀形式的時候,并沒有矛盾感。我用手機上微博,用電紙書看小說,在家里的時候也讀帶著油墨香的紙質圖書。”侯小強說。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則表示,傳統出版企業的核心優勢,是具有豐富優質的內容資源、作者資源和讀者認知度,同時還擁有素質過硬的編輯力量,這些正是傳統出版業發展數字出版的堅實基礎。
中國科學出版集團董事長王津認為,傳統出版企業發展數字出版必須把握好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將內容資源作為出版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要依托內容創新和技術支撐。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總裁李朋義認為,數字出版是未來出版業發展的方向,但是紙質書不會立即退出歷史舞臺,對于傳統出版機構來說,現在仍然擁有充足的時間向數字出版逐步轉型。
其實,數字出版無非是一種強調先進技術的出版,閱讀的主旨并未改變。侯小強說:“現在是出版與閱讀最好的時代,唯獨缺少的是閱讀的時間與心境。技術是服務于人的,只要能幫助人多讀書、讀好書,那就是最好的技術。”
出版標準有待規范
盡管出版業已迎來了數字時代,但出版為讀者服務的方向是永恒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董云虎在論壇主題演講中說,正確應對數字化挑戰,無論是政府、傳統出版業,還是新興的參與者,都要堅持以讀者為中心,超越界別局限,樹立大出版理念、全媒體出版理念,從而推動出版業在數字化軌道上實現新的繁榮發展。
他同時表示:“內容是出版業的核心和基礎,無論是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出版,本質上是內容的表達和傳播。面對數字時代的海量信息,正確的內容、優良的品質對讀者和出版者格外重要。”
譚躍認為,解決好版權問題是數字出版走上成熟的關鍵,同時要建立一個規范的出版市場,而合理的電子圖書定價機制也有助于維護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數字出版市場的惡意競爭。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總裁李朋義表示,數字出版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盈利模式沒有清晰化,文件格式標準沒有統一化,還有內容版權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將阻礙數字出版的發展。
數字出版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仍舊面臨著巨大挑戰。柳斌杰認為,當前,數字出版業發展面臨三大瓶頸:商業模式與產業鏈利益均衡問題;數字版權問題;技術標準問題。
柳斌杰認為,數字出版要攻克難點,突破瓶頸,應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長遠、健康、共贏的商業模式和利益協調機制;二是注重內容創新;三是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四是加快制度標準建設。
“中國出版業將與國際出版業一道,以積極開放的態度和科學務實的精神,推進國際數字出版溝通與合作,為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傳承與傳播作出更大貢獻。”柳斌杰表示。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深圳擬組建華文數字出版中心
國家數字出版云計算中心運營 面向全球服務
數字出版收益監控亟待規范
出版社首付作家數字出版稿費 作家出版社支付百萬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