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定位逐漸清晰 利潤標準執行過高
2010-10-09 08:4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在這之前,證監會并沒有對登陸創業板的行業進行過較為細致的劃分,一種較為明確的說法來自深交所“兩高六新”,其中“兩高”指高成長性和高科技含量,而“六新”則指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但由于分類較為模糊,作為保薦機構的投行在挑選企業時依然難以把握。
【CPP114】訊:直至今年3月19日,證監會終于專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板推薦工作的指引》([2010] 8號)。
《指引》不僅明確了保薦機構應當重點推薦的九大領域,分別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先進制造、高技術服務等領域;同時《指引》還特別要求保薦對于下列八大行業予以重點關注,分別包括紡織、服裝,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供應等公用事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土木工程建筑,交通運輸,酒類、食品、飲料,金融,一般性服務業和國家產業政策明確抑制的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行業,對于這類行業保薦機構在推薦時需要就該企業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履行嚴格的核查論證程序,并在發行保薦書和保薦工作報告中說明論證過程和論證結論。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隨后的答記者問中表示,《指引》將引導市場各方正確認識和理解創業板,進一步明確創業板的主要著力方向;此外其還指出創業板推出的目標是實現國家創新戰略,推進產業升級,創業板為創新型高成長企業提供融資平臺。
在3月底創業板發行監管業務溝通會上,創業板發行監管部主任張思寧更是明確要求保薦機構認真落實《指引》的要求;而對于八大重點關注的行業,張亦表示如果推薦該類企業保薦機構應當重點摘述企業在技術和業務模式方面是否具有突出的自主創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
在這之后,證監會對于創業板上市的審核思路也開始逐漸出現變化,一些如從事雞精、火腿等加工企業被勸退,而對于重點關注和審慎推薦的八大行業的審核也變得更加嚴格。
接觸創業板發審委的人士則告訴記者,《指引》出來之后會里對于行業卡關很嚴,即便是在3月份以前審核過會的一些特殊行業的企業如果重新審核都未必能夠獲得通過。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8大審慎推薦的行業并非一棍子打死,如從事食品生產的國聯水產[15.55 1.90%](300094.SZ)和從事門窗幕墻的嘉寓股份[27.93 2.87%](300117.SZ)同樣過會并掛牌上市。
另一方面,在會里鼓勵的九大領域之外也并非任何新的行業都可以嘗試。
上海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透露,在5月中旬的保薦人培訓會議上,相關人士就明確表示新行業上市一定要謹慎,作為保薦機構需要綜合判斷。一個較為明確的例子則是,在海外資本市場依然受寵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在創業板并不受歡迎。
除此以外,在這次保薦人培訓會議上,關于創業板募投項目被再次重申要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于包括鋼鐵、水泥、電解鋁、電石、焦炭、水電、煤炭、紡織、汽車和鐵合金等10大產能過剩的行業,雖然發審委可以受理,但在受理之后的見面會要等到相關部委(如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給出相關意見后才召開反饋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掛牌的123家創業板企業中,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主要集中在七大行業,其中機器、設備、儀表行業以32家約26%的比例占據第一位,信息技術業以29家23.5%的比例位居第二,排在2-7位的則是石化塑料塑膠行業14家、電子業12家、醫藥生物制品行業10家、金屬和非金屬行業6家和社會服務業5家;剩余15家公司則分別包括采掘業、傳播與文化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業、農林牧漁業、其他制造業、批發零售貿易和造紙印刷等8個行業,而這其中僅有3家公司為今年4月之后過會。
利潤標準執行過高
雖然按照創業板的上市標準,要求兩年連續盈利且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并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人民幣,最近一年營收不低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收增長率不低于30%。
但從創業板實際上市的公司來看,鮮有企業采用第二項標準,即便在采用第一項標準中的各家企業的利潤指標也遠遠高出1000萬元的標準,甚至有企業的盈利水平達到了主板的標準——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讀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因此出現了低標準和高門檻相悖的情形。
《指引》不僅明確了保薦機構應當重點推薦的九大領域,分別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先進制造、高技術服務等領域;同時《指引》還特別要求保薦對于下列八大行業予以重點關注,分別包括紡織、服裝,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供應等公用事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土木工程建筑,交通運輸,酒類、食品、飲料,金融,一般性服務業和國家產業政策明確抑制的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行業,對于這類行業保薦機構在推薦時需要就該企業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履行嚴格的核查論證程序,并在發行保薦書和保薦工作報告中說明論證過程和論證結論。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隨后的答記者問中表示,《指引》將引導市場各方正確認識和理解創業板,進一步明確創業板的主要著力方向;此外其還指出創業板推出的目標是實現國家創新戰略,推進產業升級,創業板為創新型高成長企業提供融資平臺。
在3月底創業板發行監管業務溝通會上,創業板發行監管部主任張思寧更是明確要求保薦機構認真落實《指引》的要求;而對于八大重點關注的行業,張亦表示如果推薦該類企業保薦機構應當重點摘述企業在技術和業務模式方面是否具有突出的自主創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
在這之后,證監會對于創業板上市的審核思路也開始逐漸出現變化,一些如從事雞精、火腿等加工企業被勸退,而對于重點關注和審慎推薦的八大行業的審核也變得更加嚴格。
接觸創業板發審委的人士則告訴記者,《指引》出來之后會里對于行業卡關很嚴,即便是在3月份以前審核過會的一些特殊行業的企業如果重新審核都未必能夠獲得通過。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8大審慎推薦的行業并非一棍子打死,如從事食品生產的國聯水產[15.55 1.90%](300094.SZ)和從事門窗幕墻的嘉寓股份[27.93 2.87%](300117.SZ)同樣過會并掛牌上市。
另一方面,在會里鼓勵的九大領域之外也并非任何新的行業都可以嘗試。
上海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透露,在5月中旬的保薦人培訓會議上,相關人士就明確表示新行業上市一定要謹慎,作為保薦機構需要綜合判斷。一個較為明確的例子則是,在海外資本市場依然受寵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在創業板并不受歡迎。
除此以外,在這次保薦人培訓會議上,關于創業板募投項目被再次重申要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于包括鋼鐵、水泥、電解鋁、電石、焦炭、水電、煤炭、紡織、汽車和鐵合金等10大產能過剩的行業,雖然發審委可以受理,但在受理之后的見面會要等到相關部委(如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給出相關意見后才召開反饋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掛牌的123家創業板企業中,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主要集中在七大行業,其中機器、設備、儀表行業以32家約26%的比例占據第一位,信息技術業以29家23.5%的比例位居第二,排在2-7位的則是石化塑料塑膠行業14家、電子業12家、醫藥生物制品行業10家、金屬和非金屬行業6家和社會服務業5家;剩余15家公司則分別包括采掘業、傳播與文化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業、農林牧漁業、其他制造業、批發零售貿易和造紙印刷等8個行業,而這其中僅有3家公司為今年4月之后過會。
利潤標準執行過高
雖然按照創業板的上市標準,要求兩年連續盈利且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并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人民幣,最近一年營收不低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收增長率不低于30%。
但從創業板實際上市的公司來看,鮮有企業采用第二項標準,即便在采用第一項標準中的各家企業的利潤指標也遠遠高出1000萬元的標準,甚至有企業的盈利水平達到了主板的標準——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讀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因此出現了低標準和高門檻相悖的情形。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