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PK網絡:普立茲獎首頒在線新聞
2010-05-05 09:46 來源:嶄新科技 作者:那福忠 責編:樂軒
- 摘要:
- 為ProPublica撰稿的醫學保健作家SheriFink,是史坦福大學的高材生,有醫師與博士雙學位,認為紐澳良紀念醫院的當時狀況應該公開,于是跳進去深入采訪,先后訪談了醫院的醫護人員、行政人員、病人、病人家屬、檢調人員,以及AnnaPou醫師本人。
【CPP114】訊:代表新聞、文學、作曲最高榮譽的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Prize),新聞類共有14個獎項,素來以報紙新聞為給獎對象,兩年以前開放在線新聞媒體與報紙競爭,去年即有60件在線新聞參加,但未有人獲獎,今年增加到100件參加角逐,結果有兩項獲勝,擊敗印刷報紙。這是普立茲獎首次對在線新聞的認同,好的新聞不一定要印上報紙,消息傳出,各大媒體相繼報導。
在線新聞獲獎的第一項是調查報導(InvestigativeReporting),有兩組人獲獎,一組是非營利在線新聞ProPublica.org的專業作家SheriFink,另一組是費城日報的兩位記者。第二項是政論漫畫(EditorialCartooning)獎,由自由漫畫家MarkFiore在舊金山記事報網站SFGate.com發表的作品獨得。
三十年的老報人StephenEngelberg,從拿稿小弟做到報紙總編輯,經歷了報業的繁榮與萎縮。他踏進報業是醉心于調查報導的熱忱,因為調查報導是報紙的核心價值。報業三十年的巨大變革,核心價值固然依舊,大家卻陷于急速變換的幻境,迷失了方位,裁員縮編,再也無力制作花耗人力與時間的調查報導。
痛心之余,他辭去總編輯的職位,加入一個由慈善家捐助的非營利新聞組織ProPublica,同時聚集了有心的專業記者與編輯,專題追蹤各種事件的發展,深入分析,免費提供報紙與新聞媒體使用。他說以往的報業運作模式,已一去不返,唯調查報導的價值依舊,無論使用計算機、手機、或紙張,大家對新聞的渴求從未間斷,而三十年來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從未改變,發掘人所不知、使之有意義、與大眾的生活連一起。
2005年8月底,颶風卡翠納橫掃美國東南部,淹沒了南方大城紐澳良,位于西南低洼地區的紀念醫院,每次颶風都成為醫院員工與家眷的避難所,這次卡翠納卻把醫院里的2000人困于洪水之中,包括200名病患。水電中斷、天氣濕熱,維系生命的儀器停擺,重癥病患相繼死亡,醫院的教堂充當臨時停尸間,放滿了尸體。政府救援遲緩,病患需要緊急撤離,有限的醫療資源不夠分配,大家忙亂一團,一位49歲的女醫師自動扛起責任,直到把最后一個病患送上救援直升機。
水災平息之后,賓葬人員從醫院的教堂運出45具尸體,檢察官讓為死亡人數過多,與醫院規模不符,同時驚聞醫護人員的投訴,說女醫師與兩名護士可能對某些重癥末期病人,注射致命的藥物,檢察官于是進行調查。2006年7月,檢察官下令拘捕女醫生以及她的兩名護士,罪名是二級(非蓄意)謀殺了四名病患。女醫師堅稱她是“幫助病人走過痛楚”,經過紐澳良大陪審團的辯論,2007年以不起訴結案。
這位女醫師叫AnnaPou,本來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醫生,事件發生之后更為活躍,她為這件案子的背景到處奔走,呼吁尊重醫護人員在重大災難的決定。她更進一步協助撰寫修改路易斯安那州的醫護法,要檢方對救災醫護人員的執業,不能以一般犯罪情況看待,要先聽醫療專家的解說,才能決定是否起訴。同時她也在各種醫療會議演講,提醒醫院做好災難的準備。
為ProPublica撰稿的醫學保健作家SheriFink,是史坦福大學的高材生,有醫師與博士雙學位,認為紐澳良紀念醫院的當時狀況應該公開,于是跳進去深入采訪,先后訪談了醫院的醫護人員、行政人員、病人、病人家屬、檢調人員,以及AnnaPou醫師本人。每個人獲取的資料都是片段的,有的人有所保留,也有人拒絕訪談,但SheriFink醫師卻能以她的專業訓練,整理出頭緒,幾乎把當時困在水中的紀念醫院還原。
經過兩年的漫長調查,SheriFink寫了一篇報導“紀念醫院的死亡抉擇”(DeadlyChoicesatMemorial),去年8月在ProPublica與紐約時報雜志發表。報導有一段記載:有人看到AnnaPou醫師與兩名護士,手持嗎啡藥物的針筒注入病人的點滴管,作完禱告,然后輕輕對病人說我會讓你更舒適一點。AnnaPou醫師一直堅持她的理念,她自己與她的律師從未用過“安樂死”與“致命”這兩個字。
在去年一個研討會上,她對與會的醫院行政、與政府災難規劃人員演講,述說撤離全體病患的情形,沒有提及給病人注射,但批評目前的法規不能免除醫護人員在救災時的法律責任。是否要改變救災的醫學倫理與道德規范,一位負責醫事倫理的JohnF.Tuohey神父說,只要有規范,就有部分病患被排除在外的危險,最大的隱憂,在不了解規范內容的同時,又覺得自己沒有被醫護照顧,醫護人員受大家尊敬與信任形象,就會嚴重受創。而比災難更壞的,是災民彼此不信任。SheriFink的報導就以神父的話結尾,攸關生命的尊嚴,沒有結論,但獲得普立茲調查報導大獎。
建議媒體界的朋友花些時間閱讀這篇長文,評估是否有獲獎的水平。這篇報導至少符合了ProPubica所說的新聞價值:發掘人所不知、使之有意義、與大眾的生活連一起。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港資企業增城新田印刷網絡營銷案例研究
數字出版網絡:人人出書不再是夢想
探析網絡營銷發展及策略
在線新聞獲獎的第一項是調查報導(InvestigativeReporting),有兩組人獲獎,一組是非營利在線新聞ProPublica.org的專業作家SheriFink,另一組是費城日報的兩位記者。第二項是政論漫畫(EditorialCartooning)獎,由自由漫畫家MarkFiore在舊金山記事報網站SFGate.com發表的作品獨得。
三十年的老報人StephenEngelberg,從拿稿小弟做到報紙總編輯,經歷了報業的繁榮與萎縮。他踏進報業是醉心于調查報導的熱忱,因為調查報導是報紙的核心價值。報業三十年的巨大變革,核心價值固然依舊,大家卻陷于急速變換的幻境,迷失了方位,裁員縮編,再也無力制作花耗人力與時間的調查報導。
痛心之余,他辭去總編輯的職位,加入一個由慈善家捐助的非營利新聞組織ProPublica,同時聚集了有心的專業記者與編輯,專題追蹤各種事件的發展,深入分析,免費提供報紙與新聞媒體使用。他說以往的報業運作模式,已一去不返,唯調查報導的價值依舊,無論使用計算機、手機、或紙張,大家對新聞的渴求從未間斷,而三十年來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從未改變,發掘人所不知、使之有意義、與大眾的生活連一起。
2005年8月底,颶風卡翠納橫掃美國東南部,淹沒了南方大城紐澳良,位于西南低洼地區的紀念醫院,每次颶風都成為醫院員工與家眷的避難所,這次卡翠納卻把醫院里的2000人困于洪水之中,包括200名病患。水電中斷、天氣濕熱,維系生命的儀器停擺,重癥病患相繼死亡,醫院的教堂充當臨時停尸間,放滿了尸體。政府救援遲緩,病患需要緊急撤離,有限的醫療資源不夠分配,大家忙亂一團,一位49歲的女醫師自動扛起責任,直到把最后一個病患送上救援直升機。
水災平息之后,賓葬人員從醫院的教堂運出45具尸體,檢察官讓為死亡人數過多,與醫院規模不符,同時驚聞醫護人員的投訴,說女醫師與兩名護士可能對某些重癥末期病人,注射致命的藥物,檢察官于是進行調查。2006年7月,檢察官下令拘捕女醫生以及她的兩名護士,罪名是二級(非蓄意)謀殺了四名病患。女醫師堅稱她是“幫助病人走過痛楚”,經過紐澳良大陪審團的辯論,2007年以不起訴結案。
這位女醫師叫AnnaPou,本來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醫生,事件發生之后更為活躍,她為這件案子的背景到處奔走,呼吁尊重醫護人員在重大災難的決定。她更進一步協助撰寫修改路易斯安那州的醫護法,要檢方對救災醫護人員的執業,不能以一般犯罪情況看待,要先聽醫療專家的解說,才能決定是否起訴。同時她也在各種醫療會議演講,提醒醫院做好災難的準備。
為ProPublica撰稿的醫學保健作家SheriFink,是史坦福大學的高材生,有醫師與博士雙學位,認為紐澳良紀念醫院的當時狀況應該公開,于是跳進去深入采訪,先后訪談了醫院的醫護人員、行政人員、病人、病人家屬、檢調人員,以及AnnaPou醫師本人。每個人獲取的資料都是片段的,有的人有所保留,也有人拒絕訪談,但SheriFink醫師卻能以她的專業訓練,整理出頭緒,幾乎把當時困在水中的紀念醫院還原。
經過兩年的漫長調查,SheriFink寫了一篇報導“紀念醫院的死亡抉擇”(DeadlyChoicesatMemorial),去年8月在ProPublica與紐約時報雜志發表。報導有一段記載:有人看到AnnaPou醫師與兩名護士,手持嗎啡藥物的針筒注入病人的點滴管,作完禱告,然后輕輕對病人說我會讓你更舒適一點。AnnaPou醫師一直堅持她的理念,她自己與她的律師從未用過“安樂死”與“致命”這兩個字。
在去年一個研討會上,她對與會的醫院行政、與政府災難規劃人員演講,述說撤離全體病患的情形,沒有提及給病人注射,但批評目前的法規不能免除醫護人員在救災時的法律責任。是否要改變救災的醫學倫理與道德規范,一位負責醫事倫理的JohnF.Tuohey神父說,只要有規范,就有部分病患被排除在外的危險,最大的隱憂,在不了解規范內容的同時,又覺得自己沒有被醫護照顧,醫護人員受大家尊敬與信任形象,就會嚴重受創。而比災難更壞的,是災民彼此不信任。SheriFink的報導就以神父的話結尾,攸關生命的尊嚴,沒有結論,但獲得普立茲調查報導大獎。
建議媒體界的朋友花些時間閱讀這篇長文,評估是否有獲獎的水平。這篇報導至少符合了ProPubica所說的新聞價值:發掘人所不知、使之有意義、與大眾的生活連一起。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港資企業增城新田印刷網絡營銷案例研究
數字出版網絡:人人出書不再是夢想
探析網絡營銷發展及策略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