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論道:數字化如水?再看數字出版
2010-04-26 09:33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作者:程三國 責編:樂軒
- 摘要:
- 到柔性流動的水思維,要思考如何在水世界存活,琢磨如何做水的生意。就內容產業數字化轉型而言,圖書是最后的堡壘,應該有后發優勢。音樂、媒體等已走在前面,有成功經驗,有慘痛教訓,都是我們應該吸取的,有許多關鍵問題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這就需要這個行業內有討論的氛圍,在國外,討論這個行業的人和研究這個行業的人,都是這個圈里面的人,是出版界自己的人在討論、實驗和探索。
【CPP114】訊:如果把紙質圖書比作磚頭,是不易流動的固體。那么,書的內容一旦數字化之后,就像是變成了水,如果不信,可以從水的特性來看看這種比喻有沒有道理。
水容易流走——數字化內容也是如此,一個點擊就可以復制、粘貼、傳播、盜版。水往低處走—
—在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中往往低端用戶和低俗內容居多。水在水中消于無形——在物質世界中,書一本算一本,數字化后就會如水淹沒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中。水不值錢——網上有太多免費的數字化內容信息等等。
如果這個比方可以理解的話,那么傳統出版人遭遇數字化困境就不難想象了。再打一個比喻,在洶涌而來的數字化浪潮面前,傳統出版人就像站在水邊的旱鴨子,茫然無措。上山嗎?比如去做那些高端的可作為文化標桿的小眾人文書,這些書倒是不懼怕數字化,既有高度又有硬度,不會被數字化浪潮淹沒。但是考驗的是定力和持久力,太累。下水如何?對不熟悉水性的旱鴨子來說,投身數字化互聯網海洋,挑戰也太大!那么不動彈行不行?也不行。熱媒體(按媒體學者麥克盧漢的理論網絡手機等皆為熱媒體)生生不息蒸蒸日上,冷媒體日趨衰微命運莫測。
那么,出路和希望在哪里?首先要轉變思維,由僵化的固體世界思維轉換
到柔性流動的水思維,要思考如何在水世界存活,琢磨如何做水的生意。就內容產業數字化轉型而言,圖書是最后的堡壘,應該有后發優勢。音樂、媒體等已走在前面,有成功經驗,有慘痛教訓,都是我們應該吸取的,有許多關鍵問題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這就需要這個行業內有討論的氛圍,在國外,討論這個行業的人和研究這個行業的人,都是這個圈里面的人,是出版界自己的人在討論、實驗和探索。但是在國內,我們看到最熱心數字出版的是另外兩類人,一類是政府,一類是技術服務商。這讓我覺得納悶,F在有種說法,數字出版750億,超過了600億的傳統出版業,但這750億具體又是如何構成的?游戲和網絡廣告跟我們傳統的出版業有關系嗎?并不能表明傳統出版業已經融入數字出版的時代。技術服務商紛紛進軍出版業,當然也是有他們自己的利益訴求。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傳統出版產業的600億轉型到數字化之后還能剩下多少?有多少別人會拿走,如何轉型才能避免產業價值大量流失?而這恰恰是整個產業未來立足的根基。傳統出版人遭遇數字化什么時候才不會無所適從?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從雕版印刷到數字出版闡述閱讀本質
陜西數字出版基地項目正式啟動 打造新媒體產業鏈
恰乘東風,利好市場“催綠”數字出版
水容易流走——數字化內容也是如此,一個點擊就可以復制、粘貼、傳播、盜版。水往低處走—
—在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中往往低端用戶和低俗內容居多。水在水中消于無形——在物質世界中,書一本算一本,數字化后就會如水淹沒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中。水不值錢——網上有太多免費的數字化內容信息等等。
如果這個比方可以理解的話,那么傳統出版人遭遇數字化困境就不難想象了。再打一個比喻,在洶涌而來的數字化浪潮面前,傳統出版人就像站在水邊的旱鴨子,茫然無措。上山嗎?比如去做那些高端的可作為文化標桿的小眾人文書,這些書倒是不懼怕數字化,既有高度又有硬度,不會被數字化浪潮淹沒。但是考驗的是定力和持久力,太累。下水如何?對不熟悉水性的旱鴨子來說,投身數字化互聯網海洋,挑戰也太大!那么不動彈行不行?也不行。熱媒體(按媒體學者麥克盧漢的理論網絡手機等皆為熱媒體)生生不息蒸蒸日上,冷媒體日趨衰微命運莫測。
那么,出路和希望在哪里?首先要轉變思維,由僵化的固體世界思維轉換
到柔性流動的水思維,要思考如何在水世界存活,琢磨如何做水的生意。就內容產業數字化轉型而言,圖書是最后的堡壘,應該有后發優勢。音樂、媒體等已走在前面,有成功經驗,有慘痛教訓,都是我們應該吸取的,有許多關鍵問題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這就需要這個行業內有討論的氛圍,在國外,討論這個行業的人和研究這個行業的人,都是這個圈里面的人,是出版界自己的人在討論、實驗和探索。但是在國內,我們看到最熱心數字出版的是另外兩類人,一類是政府,一類是技術服務商。這讓我覺得納悶,F在有種說法,數字出版750億,超過了600億的傳統出版業,但這750億具體又是如何構成的?游戲和網絡廣告跟我們傳統的出版業有關系嗎?并不能表明傳統出版業已經融入數字出版的時代。技術服務商紛紛進軍出版業,當然也是有他們自己的利益訴求。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傳統出版產業的600億轉型到數字化之后還能剩下多少?有多少別人會拿走,如何轉型才能避免產業價值大量流失?而這恰恰是整個產業未來立足的根基。傳統出版人遭遇數字化什么時候才不會無所適從?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從雕版印刷到數字出版闡述閱讀本質
陜西數字出版基地項目正式啟動 打造新媒體產業鏈
恰乘東風,利好市場“催綠”數字出版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