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艷的歷史 《中國彩印二千年》
2010-03-16 11:24 來源: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劉東延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讀《中國彩印二千年》,人們感受到的不光是中國彩色印刷術的進步,更是中國文化的歷史。一件一件的實物——從一段印花布,一本畫冊,一張郵票,一種紙幣中,人們窺見了印刷品的精美,從業者的精神,社會經濟發展的路徑,中華文化的優美。
在《中國彩印二千年》一書中,彩色印刷技術不僅僅是一種將文字和圖像進行復制的技術,更是一條金線,穿著一粒又一粒中國文化史上的明珠。作者獨辟蹊徑,以“大印刷”的理念,將織物印花技術、雕版印刷等都納入了印刷范疇,對中國彩色印刷技術的沿革娓娓道來。
讀這部書,人們將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印花技術的發明與漢代印花技術”一章,對于喜歡時裝的人們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手繪絲綢,藍印花布,本都是人們心目中永恒的經典衣料,F在作者告訴我們,藍印花布是苗族姑娘在偶然間發現的一種工藝,在制作時,“先用蠟刀蘸蠟液在白布上畫出紋飾,然后放入靛藍缸內染色,經過多次漂染,無蠟處變成藍色或青色,涂蠟處則不著色,呈現出白色。最后加溫去蠟,經水沖洗,即制成藍白分明、花紋如繪的蠟染花布”。女人在讀到這一段時,各種美麗的藍白相間的花紋已經弄亂她的芳心,她會生出一個瘋狂的念頭:“哈哈,我馬上去買白布、蠟和一只大缸,立即做出一段天下少有世上無雙的藍色印花布!”用這個印花布做成的衣服款式也立即出現在她那已經被這本書弄得波瀾四起的腦海中了。
中國古代的彩色印刷技術可以達到什么樣的地步?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徽州胡正言主持雕版印刷了《十竹齋書畫譜》,將趙孟頫、唐寅、沈周、文徵明等人的作品逼真而傳神地復制成了畫冊。作者引用了胡正言同時代的文字記載資料,說明刊刻的作品已達到繪畫作品原作的效果。胡正言全程參與了分版、刻版、對版、著色、印刷諸階段,與工匠“朝夕研討,十年如一日”。
在書中,作者不但展示了中國彩印技術的沿革和發展,更是細致入微地表現了印刷從業者嚴謹敬業、精益求精的文化傳播精神,讓今天的同業不禁要反身自。涸诮裉旄叨劝l展的技術條件下,出印刷精品的前提仍需要這種精益求精的追求。
書中介紹了一種“箋紙版畫”。在中國,歷代的文人雅士都曾經親手設計制作過彩色的詩箋或者信箋,或五彩繽紛,或富麗堂皇,或古樸典雅,或秀麗精致。小小的信箋,反映出當時文人的優雅生活,高雅審美。他們將詩文書信用漂亮的書法寫在精美的詩箋上,兩者結合,變成了精美的藝術品。彩色印刷術,讓當時文人的生活充滿情趣。如今的“無紙化辦公”,是最高明的印刷術,可以落筆隨意,推敲不出那個最恰當的字,還可以在輸入法中尋求幫助。但是沒有了看似多余的獨家信箋,文人的心靈好像少了一片可以任意游泳的大海,缺少了寄托情趣的空間。
讀《中國彩印二千年》,人們感受到的不光是中國彩色印刷術的進步,更是中國文化的歷史。一件一件的實物——從一段印花布,一本畫冊,一張郵票,一種紙幣中,人們窺見了印刷品的精美,從業者的精神,社會經濟發展的路徑,中華文化的優美。作者精于考證,提出的每一種觀點,都有扎實的證據。
作者的行文風格非常簡潔,寥寥數字,就能寫出所描繪對象的神貌——復雜的印制過程,可以說得簡明透徹。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于印刷技術的熟悉。讀這樣的文字,堪稱酣暢淋漓!
李英以弘揚中華印刷文化為己任,將印刷技術凝聚的厚重的歷史內涵與印刷業科技振興內涵傳遞給國人,傳播到全世界。在作者的視野里,中華彩印歷史處處珠璣。
本書也的確為人們展示了中國彩色印刷技術豐美而明艷的歷史!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6000萬元彩印包裝項目落戶江西靖安
彩印廠成“印鈔廠”逃亡11年終落網
地大彩印正式更名為北京天成印務有限公司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