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聞出版業邁上新臺階
2010-01-25 00:00 來源:新華社 責編:Quincy
- 摘要:
- 如果說2009年是新聞出版業的改革攻堅年,2010年則是決勝之年。從此,一大批出版單位將以全新的企業身份進入市場,為整個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國新聞出版將邁上新臺階。到2020年,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占當年全國GDP的5%左右,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基本實現全國年人均消費圖書6冊、期刊3.2冊,報紙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數字媒體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CPP114】訊:力度大,行動快,措施實,成效顯……長期以來,新聞出版體制改革走在了文化體制改革的前列。如果說2009年是新聞出版業的改革攻堅年,2010年則是決勝之年。從此,一大批出版單位將以全新的企業身份進入市場,為整個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國新聞出版將邁上新臺階。
春江潮涌
新聞出版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1979年9月,青島市首屆書展在滄口區新華書店舉行。那一年,袁淑琴是青島市滄口區新華書店的普通營業員。她回憶說,改革開放帶來了文化解禁,各種圖書是出一本火一本。每次新書到貨時,書店門口都有上千人排隊,能把書店大門擠破。
2009年12月,袁淑琴已在青島市新華書店總經理的崗位上工作了16個年頭。在她經營的7萬平方米圖書賣場里,書架上擺滿的暢銷書、中外名著、兒童讀物等30萬種各色圖書讓讀者沉浸在書的海洋中。袁淑琴說,今年書店銷售總額將突破8億元。
60年來,圖書出版增長34倍,期刊出版增長37倍,報紙出版增加6倍……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中央始終把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建設先進文化的能力作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形成并不斷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聞出版事業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1月13日舉行的全國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表示,2009年,中國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已突破1萬億元,進入世界出版大國行列。
200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0%,圖書銷售增長20%,新媒體出版增長42%,投資總額增長35%。
2009年,我國圖書出版品種27.57萬種、70億冊,銷售額1456億元,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印刷復制業總產值達到5746億元,位居世界第三;數字出版總產值達到750億元,年增長50%以上。另外,我國已成為世界發行總量最大的報業市場,日報出版規模已連續9年居世界首位。
乘風破浪
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全面鋪開
一串串逆勢飄紅的數字背后,是新聞出版行業云水激蕩、搏風擊浪的改革歷程。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譚躍是這樣認識改革的:“改革是讓企業改強不是改弱,導向是改正不能改偏,人心是改穩不能改亂,企業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是改大不能改小,員工收入是改多不是改少。這是改革的要義,也是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一連串大刀闊斧的改革,一系列歷盡市場的考驗。積極推進轉企改制后的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自2006年連續3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08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成為我國首個總資產與總銷售雙雙突破百億元的出版傳媒集團。
激蕩文化的創意,飛越體制的關山,改革路上,又何止是譚躍。
1990年到2005年,時任社長的李朋義把銷售碼洋不足1000萬元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發展成為銷售碼洋達12億元、拿下中國大學英語教材市場半壁江山的大型出版社。1999年,陳昕成為中國第一家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的領導者。
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率先轉企改制為股份制有限公司,一舉一動都成為業界的焦點和范本。2000年,任慧英辭去遼寧新聞出版局長一職到出版集團干產業,一時間成為新聞。10年里,他領導的出版集團公司從轉制到改制,從改制到上市,成長為具有“中國出版傳媒第一股”之稱的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把一代出版人做大做強的夢想帶入資本市場。
2009年,一場意義更為深遠的變革正在漸漸鋪開。新中國首部《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臺,第一次將文化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新聞出版體制改革也全面提速。“早改早受益,晚改就被動,不改被淘汰。”柳斌杰說。對已到期沒有完成轉制的出版社,將注銷出版許可,沒有例外。
隨著2009和2010年《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重量級政策的出臺,新聞出版全行業站在了新的歷史關口——
148家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制全面展開,103家高校出版社和268家地方出版社轉制工作基本完成,29家出版企業集團公司已組建完成,453家圖書出版社已完成或正在轉制。報刊出版單位分類改革穩步實施,全國已有1069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或登記為企業法人。30個省級新華書店系統完成了轉制,出版、報業、發行等上市公司達到39家。
潮平岸闊
用十年時間打造出版強國
“我國要用十年時間,從出版大國走向出版強國。”柳斌杰說。當今的中國,已當之無愧地進入到世界出版大國行列。
2009年,在德國舉辦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最重要的對外文化展示活動。中國出版走上了世界舞臺,發布中國聲音,展現中國形象,“軟實力”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
中國出版集團版權輸出161項、中國國際出版集團330項、上海世紀出版集團82項、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135項、中國科學出版集團162項……數據顯示,本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圖書版權貿易輸出達2417項,創歷史新高。
然而,與世界強國相比,從發展規模、格局、方式、質量來看,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都存在著很大差距。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27家出版集團中,資產額在50億元以上的有11家,還有10家在20億元以下。
“質的飛躍”,柳斌杰用4個字描繪了今后十年從出版大國到新聞出版強國的發展目標:形成科學合理的新聞出版產業結構,形成能夠創造出更多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俱佳的新聞出版產品的生產機制,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突出的骨干出版傳媒企業,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聞出版創新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健康繁榮的新聞出版大市場體系。
到2020年,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占當年全國GDP的5%左右,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基本實現全國年人均消費圖書6冊、期刊3.2冊,報紙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數字媒體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改革發展,實現跨越,傳播知識,積累文明……
春江潮涌
新聞出版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1979年9月,青島市首屆書展在滄口區新華書店舉行。那一年,袁淑琴是青島市滄口區新華書店的普通營業員。她回憶說,改革開放帶來了文化解禁,各種圖書是出一本火一本。每次新書到貨時,書店門口都有上千人排隊,能把書店大門擠破。
2009年12月,袁淑琴已在青島市新華書店總經理的崗位上工作了16個年頭。在她經營的7萬平方米圖書賣場里,書架上擺滿的暢銷書、中外名著、兒童讀物等30萬種各色圖書讓讀者沉浸在書的海洋中。袁淑琴說,今年書店銷售總額將突破8億元。
60年來,圖書出版增長34倍,期刊出版增長37倍,報紙出版增加6倍……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中央始終把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建設先進文化的能力作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形成并不斷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聞出版事業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1月13日舉行的全國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表示,2009年,中國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已突破1萬億元,進入世界出版大國行列。
200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0%,圖書銷售增長20%,新媒體出版增長42%,投資總額增長35%。
2009年,我國圖書出版品種27.57萬種、70億冊,銷售額1456億元,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印刷復制業總產值達到5746億元,位居世界第三;數字出版總產值達到750億元,年增長50%以上。另外,我國已成為世界發行總量最大的報業市場,日報出版規模已連續9年居世界首位。
乘風破浪
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全面鋪開
一串串逆勢飄紅的數字背后,是新聞出版行業云水激蕩、搏風擊浪的改革歷程。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譚躍是這樣認識改革的:“改革是讓企業改強不是改弱,導向是改正不能改偏,人心是改穩不能改亂,企業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是改大不能改小,員工收入是改多不是改少。這是改革的要義,也是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一連串大刀闊斧的改革,一系列歷盡市場的考驗。積極推進轉企改制后的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自2006年連續3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08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成為我國首個總資產與總銷售雙雙突破百億元的出版傳媒集團。
激蕩文化的創意,飛越體制的關山,改革路上,又何止是譚躍。
1990年到2005年,時任社長的李朋義把銷售碼洋不足1000萬元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發展成為銷售碼洋達12億元、拿下中國大學英語教材市場半壁江山的大型出版社。1999年,陳昕成為中國第一家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的領導者。
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率先轉企改制為股份制有限公司,一舉一動都成為業界的焦點和范本。2000年,任慧英辭去遼寧新聞出版局長一職到出版集團干產業,一時間成為新聞。10年里,他領導的出版集團公司從轉制到改制,從改制到上市,成長為具有“中國出版傳媒第一股”之稱的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把一代出版人做大做強的夢想帶入資本市場。
2009年,一場意義更為深遠的變革正在漸漸鋪開。新中國首部《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臺,第一次將文化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新聞出版體制改革也全面提速。“早改早受益,晚改就被動,不改被淘汰。”柳斌杰說。對已到期沒有完成轉制的出版社,將注銷出版許可,沒有例外。
隨著2009和2010年《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重量級政策的出臺,新聞出版全行業站在了新的歷史關口——
148家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制全面展開,103家高校出版社和268家地方出版社轉制工作基本完成,29家出版企業集團公司已組建完成,453家圖書出版社已完成或正在轉制。報刊出版單位分類改革穩步實施,全國已有1069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或登記為企業法人。30個省級新華書店系統完成了轉制,出版、報業、發行等上市公司達到39家。
潮平岸闊
用十年時間打造出版強國
“我國要用十年時間,從出版大國走向出版強國。”柳斌杰說。當今的中國,已當之無愧地進入到世界出版大國行列。
2009年,在德國舉辦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最重要的對外文化展示活動。中國出版走上了世界舞臺,發布中國聲音,展現中國形象,“軟實力”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
中國出版集團版權輸出161項、中國國際出版集團330項、上海世紀出版集團82項、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135項、中國科學出版集團162項……數據顯示,本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圖書版權貿易輸出達2417項,創歷史新高。
然而,與世界強國相比,從發展規模、格局、方式、質量來看,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都存在著很大差距。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27家出版集團中,資產額在50億元以上的有11家,還有10家在20億元以下。
“質的飛躍”,柳斌杰用4個字描繪了今后十年從出版大國到新聞出版強國的發展目標:形成科學合理的新聞出版產業結構,形成能夠創造出更多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俱佳的新聞出版產品的生產機制,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突出的骨干出版傳媒企業,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聞出版創新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健康繁榮的新聞出版大市場體系。
到2020年,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占當年全國GDP的5%左右,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基本實現全國年人均消費圖書6冊、期刊3.2冊,報紙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數字媒體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改革發展,實現跨越,傳播知識,積累文明……
相關新聞:
深圳新聞出版業去年總產值348億元
《健康時報》慶祝創刊十周年 李東東出席
2009年中國印刷行業十大評選盛大啟動 共享精彩
遼寧新聞出版研究部署10年重點工作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