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斗周邊自動化系統
2010-01-22 11:48 來源:必勝網 責編:涂運
【CPP114】訊:一般印刷機的結構,由于存在油墨控制不穩定、墨斗周邊的操作耗費人力等缺點,要實現高質量印刷,可謂頗費精力。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公司提出自動化、省力化概念,成功開發出j-color系統.它通過傳墨分割輥結構(即ipc系統):油墨預置控制系統對供墨量進行自動控制,并通過afc系統(自動墨斗清洗裝置)和acc系統(自動供墨裝置),成為一個可能使墨斗周邊完全自動化的系統。
(1)傳墨分割輥的概念
ipc:油墨預置控制系統的墨斗上裝有一片板,或采用三角形墨斗,可保持墨斗間隙固定,并將印刷機上的傳墨輥設計成分割型傳墨輥,通過分割型傳墨輥與墨斗的接觸長度對供墨量進行控制。
該系統的最大特征是:與墨斗刮刀間隙調整相比,通過分割型傳墨輥與主墨輥的接觸長度對供墨量進行分別控制的方式,可實現控制精度更高。
普通墨鍵刮刀方式的墨斗間隙為0mm~0.2mm,在此范圍內可按0%~100%的比例進行調整,但要調整1%,就要保證0.002mm(2微米)的間隙開度,即便提高機械精度,控制0.002mm也是極難做到的。另外由于墨斗部位的材質還會受到熱膨脹(注:鐵:線膨脹率12.1mm×10-6、溫度變化10℃、長度50mm時:伸縮6微米。)和由于時相性變化導致的間隙調整部位出現油墨堵塞、刮刀磨損等影響,計算機控制數據與實際印刷時的間隙開度調整之間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誤差,從而需要定期進行調整。
此外,當要對某個部分的墨量進行增減時,墨鍵刮刀方式還需要對該墨鍵的相鄰兩側進行調整,而傳墨分割輥方式無需這一操作。
通過分割型傳墨輥對主墨輥的接觸長度進行控制。例如“對開膠印機”,接觸長度可在0mm~150mm范圍內進行調整,還可對接觸間隔進行任意調整。就調整難度而言,墨鍵刮刀方式的可調間隙為0mm~0.2mm,而傳墨分割輥方式的控制范圍可達150mm,簡單對比計算結果為0.2mm/150mm,即1/750。相比以幾微米為單位對墨斗間隙進行調整,無疑是以毫米為單位對墨輥接觸長度進行控制的操作方式更為便利,且可實現更高精度控制。
同樣,當調整1%的圖案大小時,需讓傳墨分割輥與主墨輥接觸1.5mm左右,但是進行累計和儲存,直至不小于壓輥間隙,可通過間歇運行來實現控制。
采用間隙控制方式的油墨預置系統時,存在1.油墨粘性對濃度的變化;2.墨斗間隙與供墨量的關系;3.速度變化導致濃度不穩定的關系,且因調整難度、問題點或操作人員的經驗而程度各異。為此,我公司不斷尋求改善,下面要向大家介紹j-color系統對這些問題點的解決方法。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報紙印刷中墨斗下墨不良的原因分析
食品包裝機械自動化應升級為智能化
成功案例:印刷工業的自動化方案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