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發展60年
2009-11-03 10:39 來源:慧聰印刷網 作者:王德茂 責編:涂運
- 摘要:
- 60年來,我國印刷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印刷機械從零開始跨過了西方500多年的路程,中國進入了世界印刷大國的行列。這一輝煌的發展歷程可分為兩個階段:計劃經濟階段,約30年,奠定了印刷技術裝備工業的基礎;市場經濟階段,約30年,印刷工業迅猛發展,印刷技術裝備實現了第二次革命,開始向數字化網絡化進軍,中國開始向世界印刷強國邁進。
市場經濟下印刷技術裝備工業迅猛發展
在計劃經濟時期,印刷工業以滿足國內對印刷的需求為目的,印刷技術設備工業以滿足國內印刷的需要為前提,印刷技術設備制造企業以完成計劃任務為己任。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情況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印刷技術裝備工業以不斷拓展國內外市場并及時適應市場的變化為方向。印刷技術裝備制造企業不斷拓展自己產品的市場,不斷改進、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質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為目標,企業不可避免地要進入市場競爭,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
改革開放30年來,人們的理念發生了許多更新,改革開放本身就是重大的理念更新。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更引起了一系列重要的理念更新。在這些新的理念的指引下,我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帶來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與此同時,在印刷領域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范慕韓先生提出了“大印刷觀”。“大印刷觀”把印刷、印刷設備和印刷器材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形成了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的完整的產業鏈。在大印刷觀的指引下,我們匯聚了多方面的力量,使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告別了“鉛與火”,迎來了“光與電”,進入了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
“六五”、“七五”印刷技術改造規劃
1982年,中宣部和國家經委指派范慕韓同志組織國家經委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并任組長。協調小組由國家經委、機械部、電子部、化工部、輕工部、文化部、中科院等部門的領導組成。在協調小組的領導與組織下,制定并實施了“六五”、“七五”印刷技術改造規劃。“六五”、“七五”印刷技術改造規劃中,關于印刷機械的有技術改造23項,重點對19個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13項,引進樣機28項;技術攻關38項;試制新產品78項,改造老產品49項。應該指出的是,“748”工程的漢字信息處理與漢字激光照排機也被列入了“六五”、“七五”印刷技術改造規劃。
“六五”、“七五”印刷技術改造規劃的實施為我國印刷技術裝備制造工業帶來了一次全面大發展。從印前照相制版,到各種印刷,到各種印后加工,出現了百多種新產品。如:自動的及半自動的照相排字機,吊式的及臥式的程控照相機,電子分色機,各種顯影、定影機,各種曬版機等;印書刊及印報紙用的卷筒紙膠印機,單色及多色的各種規格的單張紙膠印機,凹版印刷機,柔版印刷機,絲網印刷機等;折頁機,配頁機,各種訂書機,裝訂聯動線,燙金機,模切機,切紙機,三面切書機等。應該提及的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研制在“六五”、“七五”期間完成了理論樣機的實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到1984年,全國有印刷機械制造廠54個,包括制版機械16個、印刷機制造廠26個、裝訂機械廠12個,分布于21個省、市、自治區。全行業職工40300多人。1984年總產量4.6萬噸,總產值2.9億元。1978年~1984年,印刷機械產品榮獲全國科技大獎11項,榮獲國家金獎1項、銀獎4項,榮獲部優產品18項。
通過“六五”、“七五”印刷技術改造規劃的實施,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又有了一次大發展,為第二次印刷技術革命創造了條件,為我國印刷數字化網絡化奠定了基礎。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我國柔版印刷及柔印設備應用現狀淺談
印刷機械產業發展的盛世年輪
未來5-10年我國將重點發展高檔印刷機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