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的世界會怎樣
2009-10-10 08:46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劉洪 責編:樂軒
- 摘要:
- 但要打破一個舊的秩序也不是輕而易舉的,搭建一個全新的體系,更需要時間和努力,其間肯定也不乏博弈和斗爭——發達國家顯然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主導權,這從發達國家只同意讓渡IMF5%的份額就可見一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依然偏低。
【我要印】訊:金融危機已漸近尾聲,“后危機時代”正浮出水面,這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呢?
預言未來無疑是困難的,但肯定也別具誘惑力。不久前,我就旁聽了佐利克的一次相關演講。相較于一般的學者,身為世界銀行行長、美國的前常務副國務卿、中美“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概念提出者的佐利克,經驗是豐富的,眼光是老道的,視野更具有前瞻性。
他眼中的未來世界會怎樣呢?在這次題為《危機之后》的演講中,佐利克就認為,“危機之后”的一大特點,就是世界政治經濟的“再平衡”——中美在經濟增長模式上需要再平衡,在經濟政治力量上其實也需要重新平衡。
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正呈現此消彼長的效應:美國作為金融危機的中心,“將目睹其經濟實力和影響力的下降”;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的崛起勢在必然。
為什么會是中國?在佐利克看來,這有不少因素:第一,中國“強有力地”應對了這場危機,中國仍有繼續當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空間;第二,此外,中國經濟快速復蘇,其他國家從中受益,這增強了中國影響力。
“事實上,今天,中國正成為世界經濟的一支穩定力量。”——這是佐利克的原話。當然,崛起的也不會只有中國。他就強調,除中國外,“后危機時代”也將反映其他大型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可能包括印度”。
為什么用“可能”一詞,他未加細說,微言大義否?這就看外界如何解讀了。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金融格局帶來的變動,一個重要落腳點,就是對國際儲備貨幣的影響。美元當仁不讓仍是世界最具主導型的儲備貨幣,這是美國的特殊優勢。佐利克坦陳,當他幫助其他國家努力填補財政和貿易赤字時,總是感慨美國的這一好處——可以自由發行債券和印刷鈔票。
但美國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這一切會一成不變。佐利克警告,美國如果認為美元作為世界支配性儲備貨幣地位理所當然,那將是錯誤的,在未來,世界將會有更多其他儲備貨幣可供選擇,比如說,歐元,也比如說,尚處在國際化初期的人民幣。
按照佐利克的看法,如果美元貶值,歐元無疑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可替代性儲備貨幣;此外,人民幣將不可避免走出國門,“在未來10-20年,人民幣將成為金融市場的一支力量”;而美元的未來,與美國能否有效處理其龐大債務息息相關。
佐利克的警告絕非空穴來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數天后到國會作證時也回應說,他贊同佐利克的看法,如果美國不能保證長期財政穩定,美元將會處于危險地位;而一旦有新的超級貨幣可以取代美元,美元地位就岌岌可危,美聯儲就必須考慮其可能帶來的通脹效應了。
這是美國的挑戰,但中國也絕非可以高枕無憂。佐利克在后來接受我的詢問時也指出,中國經濟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比如,中國經濟必須從目前外貿驅動型向內需驅動型轉變,這不會是輕而易舉的;此外,中國的寬松貨幣和財政政策如何有效實施“退出戰略”,更是一大考驗。
從世界大勢看,金融危機確實重創了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不久前的匹茲堡峰會也認識到這一點。
但要打破一個舊的秩序也不是輕而易舉的,搭建一個全新的體系,更需要時間和努力,其間肯定也不乏博弈和斗爭——發達國家顯然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主導權,這從發達國家只同意讓渡IMF5%的份額就可見一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依然偏低。
因此,在佐利克看來,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就是國際社會必須認識到時代的巨變,必須去順應、去參與而不是逆潮流而動,否則將會是代價巨大、結局慘烈。正如他最后所警告的:“新的巨變,不管可能會是怎樣,現在已經開始。要么塑造它,要么被它塑造(Shape it or be shaped by it)。”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中國出版正走向世界舞臺
雕版印刷等中國22項目同時入“世界非遺”
福彩“刮刮樂”印制大揭秘:世界一流的印刷機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