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爆發的互聯網革命
2009-10-05 14:41 來源:新華網 責編:嚴影
- 摘要:
- 回頭對著鏡子再看看你自己,你也是小眾嗎?在《新周刊》上的一篇名為《發現小眾:e時代的市場觀》的封面文章上有一句這樣的話:"互聯網真正釋放的是那些不遺余力創造和展現個人趣味的人,它因為小眾的上位而升級。"請記住,你最好找到并加入你所屬于的小眾圈子。
第4節 全球互聯網為社會化網絡而瘋狂
互聯網是具有全球視野的美國發明,由電腦公司研發,得到軍方支持和美國政府資助,創造了電腦使用者與資料庫的全球俱樂部。
--利奧·希爾(Leo Sheer),1994新媒體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下的大眾媒體:傳送有限的信息給同質的視聽大眾。
--弗朗索瓦·薩巴,1985有關全球化的想象,有關"世界是平的"的描述似乎一直很美好。最早的SNS社交網站Friendster的副總裁David L Jones便聲稱,經過四年的跨國實踐發現,社交網站不需要本土化,"雖然各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不同,但通過SNS都是為了交友,使用同一個系統再配合不同的語言就足夠了"。正如此種論調,無論是Facebook,還是MySpace,它們的全球化步伐看上去都是如此兇猛,前者開發出了能將其網站翻譯成中文、西班牙語、法語、德語、荷蘭語、意大利語、挪威語和波蘭語等世界各國語言的工具,而后者在包括中國、英國、愛爾蘭、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在內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分站點。
但是實際上, MySpace和Facebook在韓國和中國都顯得無能為力。韓國,有Cyworld獨霸天下,中國的SNS市場則被校內網、51com、開心網、愛情公寓、網友天下、360圈等本土網站所瓜分,這顯然并非靠"同一個系統再配合不同的語言就足夠了"。
SNS的江湖,有Facebook、MySpace等非常大的門派,但是絕不可能阻止其他小的門派占山為王。2009年4月份尼爾森所公布的全球SNS社交網站數據顯示了巴西、德國、日本的SNS網站排名,除巴西的SNS市場被Google旗下的orkut占據之外,德國和日本的社交網站的前三名均為本土網站。所以全球化對互聯網而言乃是一種視角,對于SNS網絡來說,它就像語言一樣是創造人類無阻礙地彼此溝通的一種網絡,是繼語言之后能夠將更多的人彼此鏈接在一起的偉大發明,除了英語,還可以是中文、德語、葡萄牙語等。SNS社交網絡也一樣,完全無須全球只此一家,只需一家,正如Google再強大也不能讓搜索引擎的領域之下寸草不生。SNS社交網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與本土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網民特征等因素息息相關,且如羅素所言:"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之源。"
20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者,也是20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認為與弗雷格、維特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在國外,除了Facebook和MySpace這兩個巨無霸之外,SNS性質的網站多如牛毛,如Hi5、LinkedIn、Twitter、Flickr等,因此而產生了KnowEmcom這樣的服務:幫你在多達120個SNS性質的網站中查詢用戶名。你輸入一個用戶名,它們就能告訴你在這120個SNS性質的網站中,該用戶名在哪些網站中已經被注冊了,而哪些還沒有被注冊。如果你每個月向KnowEmcom支付10美元,它就會持續跟蹤新出現的SNS網站,并第一時間幫你注冊你指定的用戶名。
在國內,SNS與閱讀和電影結合,形成了豆瓣網;SNS與白領女性結合,形成了愛情公寓;SNS與85后、90后結合,形成了360圈和Facekoo;SNS與IT人士結合,形成了5Gme;SNS與寫字樓白領結合,形成了同樓網;SNS與城市潮人結合,形成了P1;SNS與婚戀結合,形成了世紀佳緣;SNS與網絡視頻結合,形成了風行網;SNS與游戲結合,形成了久友網;SNS與旅游結合,形成了途牛網;SNS與戶外活動結合,形成了綠人網;SNS與音樂結合,形成了蝦米網; SNS與商務人士結合,形成了若鄰網(wealink)、天際網、xing網、聯絡家;等等。更不要說各種融入SNS元素的網站,如淘寶推出的淘江湖,如最大的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發布的"家族",用博客的面子加上SNS的底子;上海本土最大的傳統BBS社區shanghainingcom玩起SNS也有模有樣,更不用說移動全新改版推出的139com,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正如日本學者伊藤優一所說的那樣:"由于新傳播科技聚焦于多樣化的專業信息,大眾社會逐漸演變為碎片化社會,因此閱聽大眾日漸因意識形態、價值、品位與生活風格的不同而分化。"
但這一切并不妨礙人們構筑一個多樣化的人際關系體系,我們正在通過大量機會更為方便地結識許多的人,這樣認識的人甚至遠遠多于在現實中相識的人,正像麥克盧漢所預言的:"電力使地球縮小,我們這個地球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在機械時代,許多行動都不用過分地瞻前顧后。慢速地行動準會推遲相當長的時間?墒墙裉,行動及其反應幾乎同時發生。"是的,以前的郵遞信件如此緩慢,但Email卻快捷無比,而現在風靡全球的Twitter讓信息世界徹底變平,消弭了空間和時間的網絡像是一種新的社會粘合劑,改變著人類社會。
在互聯網SNS化的大趨勢之下,這點尤為明顯。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在網絡世界中,從最早如幽靈般飄蕩的虛擬ID,到如今越來越可以捉摸的真實身份,信息在加速向人流動,網絡正在"入侵"人的社會關系。其意義是革命性的,正在重新定義和變革著人的社會關系。
我們可以看到,資訊、游戲、娛樂、電子商務等是如何在聚合大量人際關系的Facebook上形成各種應用的,如Simple stock quotes、Green Patch、Texas HoldEm Poker、ToDo、Billmonk等。在F8發布的時候,匿名網絡電話服務公司Jangl便宣布Facebook用戶可通過它打匿名電話,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Amazon也宣布可在Facebook上面寫書評,等等。
如果說以前的互聯網更像是圖書館--信息的海洋,那么現在的互聯網更像是一座大城市--人的海洋,真實社會正在大規模地向著網絡復制,而不是像第二人生(Second Life)模擬真實那么表面。以視窗用戶界面設計著稱的艾倫·凱曾說:"個人擁有的圖書是文藝復興時期個人觀念的主要塑造者之一,而廣泛使用的聯網計算機將來會成為全人類的主要塑造者。" 但是我們要真正理解這些,尤其是對那些輕視互聯網SNS化進程的人來說,可能得從"放下一切固有和確信的執念"開始。
我們這一代與其說是資深網民,不如說是互聯網的移民,尤其是對現在幾歲就開始玩奧比島和摩爾莊園這種模擬現實世界的SNS游戲的小孩子來說,他們更像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是真正的"連線一代",與我們對互聯網的理解可能迥異。
知名互聯網專家,資深市場營銷和傳播顧問,新浪、搜狐、網易、Techweb等知名網站的特約評論員,IT評論圈創始人和IT龍門陣創始人兼主持人,劉興亮在博客上記錄了一個關于265com創始人蔡文勝的段子:"有一次他向兒子顯擺,指著兒子電腦里的暴風影音說:'這個是我投的',兒子無動于衷;又指著FlashGet(網際快車)說:'這個也是我投的',兒子仍然無動于衷;這時候老蔡看到兒子正在用火星文輸入法與同學聊天,就說:'這個也是我投的',兒子立馬跳起來,沖他豎起大拇指,連稱:'老爸你太牛了',并說他們全班同學都在用火星文輸入法。"或許我們瞧不上火星文,我們會攻擊其污染了語言的純潔性,認為火星文打上了所謂"腦殘"的90后的鮮明特色,但我們這一代不理解的不喜歡的未必就是不好的,"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王羲之《蘭亭集序》),正如曾經被稱為不可救藥的"垮掉的一代",而今卻早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長大的數字一代》的作者泰普斯科特甚至援引科學研究結果指出:那些從小就使用數字通信工具的人與那些不接觸數字設備的人,其大腦發育和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人們所無法意識到的可能是未來最生猛的力量,非主流終有一天成為主流。在這個已經被SNS社會關系網絡所改變的世界,使我們要重新思考,無論是文化還是經濟,世界將會往哪里去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筑與媒體藝術教授威廉·米切爾在《伊托邦》一書的開篇分別敘述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的關鍵詞是"水井"。水井一開始在這里作為社會粘合劑成為"荒涼的村莊"的社交中心,但因供水管道的出現而邊緣化,水井被更為現代的場所--廣場、咖啡館、市場等的社交功能所取代,村莊發展成更大的鄉鎮。
第二個故事的關鍵詞則是"壁爐"。作為北方家庭在冬天"唯一的光源與熱源"的壁爐讓全家聚集在一起,但是壁爐卻因電線和供熱管道的鋪設而邊緣化,家庭成員開始分散活動,"壁爐再也無法成為社會的粘合劑了"。
第三個故事的關鍵詞是"佛祖講經"。作為佛祖講經圣地的菩提樹下和佛祖圓寂后藏經的寺院,因"書籍的大量印刷和文字的廣泛傳播"而邊緣化。信徒們不必再圍坐在菩提樹下或長途朝圣,同樣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
毫無疑問,互聯網的出現作為新的社會粘合劑,極大地改變了既有的社會結構,文化、政治、經濟已然呈現出一種與過去大不一樣的面貌。在SNS的進程下,這種改變則可能更為劇烈:"上一秒,爸爸的兒子;下一秒,兒子的爸爸。"我們無法做出預言,只好用西鐵城手表的這句廣告語來結尾。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