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技術中試線建成
2009-09-10 09:45 來源:科學時報 作者:祝魏瑋 責編:樂軒
- 摘要:
- 白春禮在調研該技術中試線時還表示,希望研究人員進一步提高打印精度和耐印力,并盡快在系統中試和示范的過程中解決批量和規模生產的穩定性和操作規程等工程化技術的問題。他指出,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形成可復制的規;a工藝包,才能真正實現大規模的產業化和推廣。他同時希望中科院化學所發揮納米材料制版技術綠色環保和低成本的顯著優勢,進一步加強企業化和市場化運作,并爭取各地方政府產業政策的支持,形成系統的產業鏈和戰略產業聯盟布局。
【我要印】訊:近日,中科院化學所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技術中試線建成。9月6日,聯想投資等4家來自北京、廣東的企業與中科院化學所在該所中試基地簽署了《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意向書,這標志著這一綠色、低成本印刷制版技術規模產業化蓄勢待發。
9月6日,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在秘書長李志剛、副秘書長何巖等的陪同下,對中試線的版材涂布車間、墨盒車間、制版車間進行了調研。他指出:“如果激光照排技術讓中國印刷業‘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那么這一自主創新的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技術的成功研發,有可能讓印刷業‘棄暗投明’。”
基礎研究長期積累
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
據了解,計算機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CTP)技術已成為取代當前普遍使用的激光照排技術的典型代表。但CTP技術和激光照排技術均要使用感光材料,存在感光、顯影、定影、沖洗等復雜過程和避光操作等煩瑣工藝,同時還因化學品清洗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白春禮指出,當前,即使聲稱已經過環保優化的CTP制版機,在沖洗每平方米版材時也需要化學品約300毫升。雖然廢液通常是在中和后被排放,但仍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因此,研制出更加環保的綠色直接制版技術,將在未來印刷技術競爭中掌握主動。中科院化學所通過多年基礎研究積累研發的“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技術”摒棄了感光成像的技術思路,從而有可能從根本上消除感光化學過程帶來的避光操作和廢液排放問題。
科研人員認為,從原理上講,所有的信息存儲和顯示都可以轉化為二進制的“0”、“1”方式,這要求信息記錄區和非記錄區要有明顯差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印刷過程而言,就是要很好地呈現出印刷區(親油墨)和非印刷區(親水,不親油墨)兩種相反性質的區域。印刷技術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形成親水、親油的微區,以及如何在版材上得到精細的圖文區。
近年來,中科院化學所在納米界面材料制備及超親水/超疏水浸潤性研究,為有效控制印版表面微區的浸潤性提供了堅實基礎。而“十五”期間,宋延林課題組承擔的“863”課題“納米顏料粒子制備及其應用”解決了打印精細圖案的材料和技術問題。在此基礎上開展的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技術研發工作進一步得到中科院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
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宋延林表示,這一技術省去了感光預涂層及化學品沖洗步驟,在根本消除環境污染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成本;大大簡化了制版流程,無須暗室避光操作,并省去曝光、沖洗、曬版等環節。不僅如此,直接在印版上打印圖文,減少了圖像轉移次數,圖像再現性好,無須拼版、修版,圖文質量大大提高。
白春禮指出,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技術的研發過程表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最關鍵的還是原始創新,而加強基礎研究是提高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盡管不能把所有的創新都歸結到基礎研究,但是沒有很好的基礎研究積累,原始創新都是空話,最終只能是模仿、只能是引進。沒有基礎研究的長期儲備和雄厚積累,技術創新與突破、應用與開發就成為無源之水,就難以有核心知識產權。創新型國家今天在高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功,大多可以溯及其對基礎研究的昨天甚至前天作出的戰略部署;而今天對基礎研究的投資和支持,則為未來占領高技術發展制高點奠定基礎。”
國家重大需求驅動
技術成果轉移轉化
印刷術作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為人類進步和文明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西方基于感光材料的照相制版、激光照排等技術的發展,我國印刷技術的發展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
王選院士主持開發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引發了我國印刷業的一場技術革命。近年來,數字化、網絡化的快速環保印刷技術成為印刷行業的發展趨勢,但取代激光照排的代表性的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CTP)卻被國外企業壟斷,設備和耗材價格昂貴,讓大多數中國企業望而卻步。
白春禮指出,國內雖然有不少研究單位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但主要是以國外的技術路線、設備和材料為跟蹤模仿對象,走仿制、替代和國產化的道路。這不僅存在知識產權問題,而且由于國外大型跨國公司擁有雄厚的研發力量和技術儲備,每當國內的仿制接近國外水平時,國外企業就會推出新的替代技術和產品,因而國內的研發長期處于被動跟蹤階段而難以得到推廣應用。目前,我國印刷制版行業主要采用激光照排制版系統,而從國外引進的CTP系統也逐年增多。
據了解,目前中國印刷業已經發展成為對我國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行業之一,2007年我國印刷工業總產值達到4600億元,且在1995~2007年間,中國印刷行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率為16.7%。這樣快速發展的巨大市場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印刷技術提出了迫切需求。
宋延林帶領的科研團隊瞄準我國對先進印刷技術的需求,開展了納米材料綠色打印制版技術的研發工作。經過項目組成員的努力,該課題組已申請發明專利10項,授權專利5項,并有2項發明專利申請了《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初步形成較系統的自主知識產權。
白春禮指出,我國要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必須發展一批突破國際產業巨頭的技術框架體系和發展路徑,擺脫以往不斷“跟蹤—模仿—引進—落后”,被國外技術牽著鼻子走的發展方式。
白春禮特別強調,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技術是國家重大需求驅動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的成功案例。作為國立科研機構,中科院就要提煉出產業、行業以及社會發展等方面亟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深入開展基礎科學研究,提出新原理,發展新方法,創造新技術,努力解決瓶頸問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科學基礎。
9月6日,中科院、深圳市和北京市懷柔區等有關領導見證了《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意向書的簽訂。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許勤表示:“‘珠三角’地區占據著中國印刷業30%的市場份額,深圳市非常愿意這一先進印刷技術落戶。”而北京市各級領導也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北京市希望成為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技術產業化基地的愿望。
中科院化學所所長萬立駿表示,目前,化學所正在和企業、投資公司及地方政府探討產業化方案。同時,在印刷試驗及產業化方面積極與相關企業開展合作,以期在更廣的范圍內集成和借鑒國內有關單位和企業的技術及產業基礎,盡快實現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的突破。通過與企業的緊密合作,這種非感光、無污染、低成本的綠色制版技術將很好地解決我國印刷制版行業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為提升我國近10萬家印刷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發揮重要作用,促使印刷制版行業“告別污染,走向綠色”。
白春禮在調研該技術中試線時還表示,希望研究人員進一步提高打印精度和耐印力,并盡快在系統中試和示范的過程中解決批量和規模生產的穩定性和操作規程等工程化技術的問題。他指出,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形成可復制的規;a工藝包,才能真正實現大規模的產業化和推廣。他同時希望中科院化學所發揮納米材料制版技術綠色環保和低成本的顯著優勢,進一步加強企業化和市場化運作,并爭取各地方政府產業政策的支持,形成系統的產業鏈和戰略產業聯盟布局。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中國印刷行業綠色印刷推廣管理辦公室成立
美國印刷理事會在綠色印刷上的立場
富林特集團贊助可持續發展綠色印刷合作組織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