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遇數字化坎坷:電子書分成效益低
2009-08-31 09:07 來源:北京商報 徐楠、張曉東 責編:涂運
- 摘要:
- 百年老店歷經7年時間摸索出了數字出版的盈利模式,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財富”。伴隨著高新科技發展中數字出版不斷經受市場沖擊,商務印書館這家有著110多年歷史的老店,在未來的數字化之路上該何去何從?
【我要印】訊:百年老店歷經7年時間摸索出了數字出版的盈利模式,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財富”。伴隨著高新科技發展中數字出版不斷經受市場沖擊,商務印書館這家有著110多年歷史的老店,在未來的數字化之路上該何去何從?
百年老店
7年數字出版坎坷路
作為掌管商務印書館數字出版命脈的北京商易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成勇,在商務印書館近7年來一系列數字出版實踐中,他既是謀劃者,又是實施者,既做將領,又當排頭兵,要問商務數字出版“那些事兒”,恐怕只有他能說的清。
百年老店的數字化出版之路要從2002年說起,當數以百計的出版社爭相開辦網絡書店時,商務印書館也不例外成立了北京商易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劉成勇成了老店數字出版的“掌舵人”。初入數字出版業,做什么?怎么做?現實的問題擺在了做慣傳統出版的領導、編輯面前。在當時環境下看似做網絡書店是最可行的方式之一,而商務印書館也緊跟潮流加入了網上書店的行列。正當商務印書館和涵芬樓進行網絡書店的合作過程中,錢是賺到了,但是“掌舵人”劉成勇卻怎么也不想再做下去了。“如果僅把一種經過技術處理的新銷售渠道當做是數字出版,那么數字出版的性質就變了,數字出版不能只是經營性質!網上書店不是數字出版真正的盈利點。”劉成勇堅定地說道。
而就是這句斬釘截鐵的話讓商務印書館摒棄了這一在其他傳統出版社看來轉型數字化必須要走的模式。自此商務印書館沒有了可以借鑒的前車之鑒。不做網上書店,做電子書?當亞馬遜kindle、漢王電紙書、北大方正文房、方正Apabi電子書圖書館,從終端到內容形成生氣盎然的電子書市場時,商務印書館又投身到了電子書中,而回眸投身到電子書的第五個年頭時,劉成勇懊惱地說道:“電子書我們與運營商談了五年,最后也談出成果。電子書雖然名聲好聽,但是一方面在業內沒有解決好出版社與數字出版商的利益分配,如方正Apabi公司一年能掙到1億元,而我們作為內容提供商能賺到的數字僅是2萬-3萬元,投入極大卻換不回直接的經濟效益。”
內容資源
成百年老店“招財貓”
初嘗數字出版化的商務印書館卻接連碰到了兩次挫敗,在面臨越來越多進入數字出版領域的環境中商務印書館是繼續嘗試數字出版,還是選擇放棄,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傳統出版領域?“網上書店和電子書被堵死了。究竟什么才是適合商務印書館的數字化出版方式?”在沉寂了幾個月后,商務印書館又在劉成勇的帶領下著手開始了第三次嘗試。這次,他們打算把商務印書館有著百年的歷史資源重新開發,并以數字化形式給讀者呈現出來。而正是數據庫成為商務印書館數字出版化的成功關鍵。
商務印書館通過對歷史資源的數字化,建立了龐大的數據庫。這些數據庫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將歷史資源互聯網售賣、手機出版、按需印刷等多媒介營銷模式。在業界仍困擾在網上書店與電子書如何能更快形成盈利模式時,商務印書館卻賺到了自己在數字出版上的“第一桶金”。2007年,商務印書館把剛剛以1904年創刊的《東方雜志》做成數據庫時,定價8萬元的這套數據庫僅在一個月就賣出去4套。劉成勇笑著說道:“商務印書館百年的內容資源在經過數字化處理后成為了我們的‘招財貓’。目前商務印書館的產業鏈由著作權人——內容提供商——數字出版商——技術提供商——終端設備提供商——網絡運營商——電信運營商——金融服務提供商——網絡傳播者及讀者構成。而對數字出版產業鏈的打造,我們都在圍繞內容及其加工、增值服務來展開。即使在數字出版條件下,內容資源仍然是出版機構最好的資產。《東方雜志》一個月我們就能賺到32萬元,未來我們何愁沒有利潤?商務印書館現在不是發愁找不到市場,而是著急產品的生產速度。市場就在那里,只要有好產品,盈利模式并沒那么難尋、沒那么重要。”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電子紙加速增長 2018年銷售額將達96億美元
巴諾書店創立絕版圖書出版品牌
上海文化產業同心協力 取得階段性成果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