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跨越的譚俊嶠 何以“縱覽行業 撬動支點”
2009-03-15 22:12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嚴影
——透過譚俊嶠第二本文集窺感其人格魅力及出版初衷
[編者按:本網編輯京滬魂,有幸參與了業界德高望重的前輩譚俊嶠先生第二本個人文集《世紀跨越——中國印刷包裝工業10年思考/譚俊嶠文集續編 1998-2008》的編撰工作。本文是作者據離京前對譚俊嶠先生的專訪,及此前見聞點滴所錄得的感受整理而成,希冀本文可令讀者窺感譚俊嶠先生人格魁力及《世紀跨越》內容一二。 ]
——譚僑嶠第二本文集窺感其人格魅力及出版初衷
【中華印刷包裝網】(作者:京滬魂)
世紀跨越
1
2008年11月4日, “第三屆泛珠印刷復制業合作與發展論壇暨項目洽談會”傳來令業界振奮的消息: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披露,截至2008年4月30日,我國印刷工業總產值超過460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2%,提前完成政府制定的我國印刷工業“十一五”總產值預計達到4400億元左右的目標。
現在,我國印刷工業從業者正凝神于從“印刷大國”向“印刷強國”的目標強力邁進……
2
重讀舊日新聞,筆者不禁再次激動地想起了此前,原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理事長(現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名譽理事長)武文祥先生為筆者拙著《尋找失落的印刷人尊嚴》作序中的諍言段落:“我們從事的職業,是成就我們光榮與夢想的地方,也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寄托,只有把我們從事的職業上升到事業高度來負責,我們才會建立應有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才能克服在前進道路上遭遇的一切困難”。”
作為晚輩的筆者微不足道。僅就筆者于2008年曾參與的,備受業界各方尊敬的前輩譚俊嶠先生的第二本個人文集的《世紀跨越——中國印刷包裝工業10年思考/譚俊嶠文集續編 1998-2008》的編撰工作,親眼目睹和感受所得,從譚俊嶠先生處,才真切地體會到何為“上升到事業的高度”,何為“自信心和責任感”:一個年屆八旬,退休多年的前輩,激情依然,飯桌上傲氣地對筆者說:“能做到一百分的,我絕不做不到九十分”,他在排版后的第二本文集打印稿中,對所用的小至標點符合、公司英文的用法和出處,都細細推敲;筆者電話中一句片言只語的邀請,便足以讓他埋首準備幾頁發言材料,以致于參會者信服地于論壇畢對他說“聽了您對宏觀形勢的分析,豁然開朗”——這是08年底筆者參與組辦的某活動之所見;他雖然離休多年,卻激情依舊和“才華”不遜,工作密集度足令不少年輕一輩自愧不如的前輩,2008年,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印工協”)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及相關紀念文集,當年由中國印工協參與主辦的“中國國際標簽展”都離不開他身影,09年他還主要負責了即將于5月舉行,已擠身全球四大印刷展,展覽面積已居第二位的China Print 2009的“柔凹分館”的組織等工作……
譚俊嶠實際并不喜歡別人叫他“譚老”。筆者此前曾赴其寓所拜訪,在的士車上,因為確認其住所所在地之故,撥通了他的電話,并由司機代為接聽。“他說話聲音的底氣很足,”司機評價到,而當司機知道他的真實年齡時卻大吃一驚。譚俊嶠即將出版的第二本個人文集的“編后記”《書里書外的閱讀》中,編者寫道:“理應從心而‘心’去理解一個人年輕與否。旁顧今日中國大地,也有許多象譚俊嶠先生般,雖然退休多年,但仍然內心滾燙者。他們,較年輕一代,看得更遠、更從容、更深地理解了中國。”是的,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動輒挑三揀四,動輒喊苦喊累的年輕人大有人在,他們雖然“年輕”,可心早已老去。改革開放30年后的中國,幸擁有一大批“譚俊嶠們”,讓人們對這個曾經飽經戰亂、動亂之苦的國家充滿了希望。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閱讀:
譚俊嶠:2009年對印刷形勢利好的政策
譚俊嶠:國內標簽業仍蘊很大市場空間
譚俊嶠:標簽印刷行業四大新技術挑戰
譚俊嶠談包裝印刷的未來(附短評)
譚俊嶠:演示會將推動我國柔印發展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