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迷竹藝 印刷工造“阿房宮”
2009-03-02 00:00 來源:《重慶晚報》記者 姜瑩 文 史宗偉 攝 責編:覃麗妮
周平東創作的精致古建筑
竹藝古建筑給周平東一家帶來歡樂
竹藝手工制品的主人名叫周平東,一印刷廠工人,今年剛退休。昨日,他告訴記者,竹藝技術源于小時候的手工課,因為喜歡,在上面花了不少心思。
周平東的本事讓妻子李燕折服,是在女兒周南馨三歲時的一天。那天,父女倆到解放碑閑逛,周南馨喜歡街上賣的吊腳樓模型,可是,一個模型要四五塊錢,周平東舍不得買;氐郊依,他找來牙簽、膠水和一把小刀,用了兩個晚上,做了兩個重慶的吊腳樓。東西雖小,但精致,屋檐、走廊、窗戶,樣樣具備,被女兒至今珍藏。
李燕說,得到自己支持的丈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那時起,他就在家里開辟出一個9平方米的工作室。除了最潮濕悶熱的5-9月無法開工,每天晚上下班后8點到11點,周東平就鉆進這個小屋中,23年來雷打不動。
在他的工作室里,除了兩張小桌,剩下的全是工具。“這些模型中的斗拱,欄桿、窗欞、門柱,每一部分都是用小零件拼成,零件小到以毫米計量。”從買回來一根根的楠竹,到切段煮,陰干,切片,打磨,做成形形色色的零件,全是自己加工。他有不少工具,大到臺銑鉆、電鋸,小到螺絲刀、推板、銼刀、錘子,共近百種。“那時候一個月才三十多塊錢工資,買一個鉆要一百多,因為癡迷,也沒覺得心疼。”
“這個方壺勝景,做了兩個多月,大大小小用了5000多個零件。”周平東說,這些都是自己查資料,畫圖紙,親手制作。有人購買,他還舍不得。這么多年來,他只靠此掙過一筆“大”錢。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新加坡人一下收購了他的三十幾條船,給了一千多元錢,不過后來都添置了工具。
后來,周平東還收了兩個徒弟,三人每晚擠在一間小屋里“搞創作”。
前幾天,周平東接到太原一家工藝品廠邀請,但李燕母女卻不愿意放行。周平東執意要去,他心里另有打算,就是想學習一直沒有突破的上色技術,在他的夢想中,除了正在做的阿房宮建筑群,還有清明上河圖系列建筑,這些都應該是多彩多姿的……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