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業要發展—規模還是網絡?
2009-02-18 00:00 來源:必勝網 作者:潘曉東 責編:覃麗妮
上海中華印刷公司曾與俄羅斯出版商做過洽談,結果就因為多了上海至北京的運輸費用,無法與北京的印刷企業競爭。強調印刷業的地域性,目的是以此反證網絡化或衛星式的布廠,要比在一地搞一個規模化的工廠,在效益測算上會好很多。
印刷業是受新型傳媒方式沖擊巨大的制造業。數年前,人們十分擔心網絡興起對傳統印刷業的沖擊,但隨之和風漸起,現時一般的論斷是:到本世紀中葉,以紙為媒介的印刷業必定受到網絡傳播的沖擊,但依然有一個向上發展的空間。不過對印刷業而言,國內在兩個方面已經出現了不可小視的變化:一是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年青人已經更多地鐘情于網絡,對傳統的紙質媒介逐漸疏遠,購買一般圖書的積極性大不如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數字顯示,近幾年來,書刊印刷用紙幾無增長。可以相信,伴隨著時代更迭,這種傾向會更強烈。也有不少印刷人認為,期刊將成為新的印刷增長點,但另一個事實是,鑒于中國社會公民的現有生活水準,刊物的品種多了,但刊物的發行量普遍較低,期發行在百萬冊以上的品種在全國屈指可數,這與發達國家的報刊期發量難以相比。同樣屬印刷人看好的商業印刷品,應該是伴隨著零售業競爭的加劇而不斷向上發展,但中國現行的投遞體制決定著這塊印刷發行量也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而且網絡查詢與網絡消費的優越性正日益為世人接受。一言以蔽之,印刷人對印刷品增量的期望切忌過高。二是全球范圍內注重環保的呼聲越來越高。事物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由粗糙到奢華的發展階段后,又開始螺旋式地向簡樸方向回歸。時下人們對節約資源必要性的認識越來越清楚,對可循環生產的呼聲日增,這不可避免地會制約過度包裝,可以相信,中國學生循環使用舊教材以避免資源浪費是遲早要發生的事。
避免單純追求規模
對印刷業的特性與所處的大環境做以上分析,并非悲觀失望,而是為了讓所有的經理人冷靜思考自己的投資方向,決定企業的擴張之路,避免走上一條單純追求企業規模的不歸路。
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的戰略布局令人贊賞,短短十來年時間,在中國兩個印刷重鎮—珠三角和環渤海先后樹立起自己集團的代表性工廠—中華商務聯合印刷(廣東)有限公司與北京華聯印刷公司,在長三角領銜城市上海新建的工廠業已啟動。至此,中華商務建立起圍繞香港中心的衛星式發展模式。大宗的業務可以依據生產周期與發貨地點選擇就近的工廠組織生產,減少運輸費用。當一地工廠發生意外,兄弟工廠即可施以援手。以普及性服裝期刊《上海服飾》為例,以發行區域為界,同步在北京華聯、中華商務(深圳)、上海中華三地印刷,短周期內同步上市,既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又節省了運輸費用,衛星式公司在大宗印刷業務競爭中的優勢日益明顯。據了解,中華商務還積極謀劃到西部地區選址建廠,如此中華商務在內地印刷領域的優勢自不待言。事實上,深圳雅昌、利豐雅高、美國當納利走的都是類似之路。以一地為基礎,不斷地選址擴張,逐漸蠶食市場,揚就近組織生產之長,避耗時耗資疲于運輸之短;揚船小易調頭、隨時應對市場變化之長,避市場出現預料外的變化、企業龐大難以轉向之短。
總而言之,工業化大生產倡導企業間的協作,加工型的印刷業更應該崇尚相互間的協作,完全不必刻意追求企業的規模,刻意追求大而全、凡事不求人,以規模去滿足短周期的印刷業務生產需要。應該相信,同行間的協作可以解決任何突發性的生產問題,一味做規模化的擴張只會導致設備開工率的降低與加工工價的日漸下跌。
由此可見,應該審時度勢,謹慎地擴張印刷工廠。在拓展中,走網絡化、衛星式的發展道路,比一味追求工廠規模最大化要有利得多。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