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水印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06-17 00:00 來源:解放日報電子版 責編:覃麗妮
源于傳統 成就輝煌
“鏤象于木,印之素紙”的傳統木版水印藝術源于中國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文明和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雕版印刷術“肇自隋時,行于唐世,擴于五代,精于宋人。”到了明代萬歷、崇禎年間雕版印刷的技藝得到一次飛躍,“饾版”和“拱花”等復雜的套版疊印工藝被廣泛采用,為今天的木版水印在技藝上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今日的木版水印傳承了這一古老的技藝,有中國印刷的“活化石”之稱。
繼承傳統 推陳出新
朵云軒木版水印在傳承中國古代雕版印刷的“饾版”套印技藝和“拱花”技藝的基礎上,為適應中國畫的筆墨語言特點而進行的長期藝術探索中,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綜合了繪畫、雕刻和印刷的再創造藝術。以簡單的工具、復雜的技藝,通過“勾描”、“雕版”和“水印”三道純手工工藝程序,就能將上至晉唐下至明清以及近現代名家作品的筆情墨韻原汁原味再現出來,而且成品能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材質完全一致,使木版水印產品更具“亂真”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朵云軒木版水印受“海派文化”滋養,形成了作品用料考究,精致、典雅、秀潤的風格特征。因而,朵云軒木版水印與榮寶齋木版水印形成了中國木版水印“南朵北榮”兩大流派。
發展遭瓶頸 創新是出路
朵云軒木版水印發展到今天,像許多傳統藝術一樣面臨著窘境:首先,真正能欣賞木版水印的群體在逐漸縮小;其次,木版水印的純手工性,決定了有人工成本較高、印制周期長、新品推出慢等問題。成本和周期制約了市場規模,其經濟效益每況愈下;此外,從業隊伍的青黃不接、技藝傳承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專家們認為,傳承不僅僅需要保護,更在于創新和發展。木版水印在當下無法市場化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走一條新路,即利用這門技藝進行創作,類似版畫的創作,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復制品制作的層面。同時,通過展覽、現場表演和媒體,多渠道、多形式進行一些宣傳與展示,深入挖掘其內在的文化內涵;還可以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納入木版水印技藝的鑒賞、制作科目,擴大和培養更多人尤其是年輕的欣賞群體。此外,專家們還建議造一個博物館。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